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全球存儲行業正處於關鍵轉折點,供需格局的重塑與技術疊代同步推進。據產業鏈最新動向顯示,DDR4產品線調整引發結構性短缺,而AI算力需求爆發為高端存儲開闢新空間。本文通過多維度分析,揭示2025年存儲市場的核心發展脈絡及產業機遇。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存儲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頭部廠商加速退出利基型DRAM領域,導致DDR4現貨價格逆勢上漲。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終端客戶對DDR4追加訂單量環比增長超30%,其銷售動能延續至第三季度,部分產品價格甚至反超DDR5行情。這一現象源於兩方面:一是DDR4產能收縮背景下,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等傳統領域仍依賴該技術;二是AI端側算力需求激增,推動高性能存儲模組(如DDR5)用量逐季提升。預計DDR4漲價效應將持續至2025年底,而2026年第一季起其價格漲幅將逐步收窄。
隨著大模型應用向端側滲透,乙太網交換機、GPU及邊緣計算晶片對先進存儲的需求持續放量。DDR5憑藉更高的帶寬和更低功耗優勢,在伺服器市場滲透率已突破20%,成為數據中心升級的核心組件。同時,利基型DRAM供需失衡進一步加劇——頭部廠商的產能退出導致該品類價格在2025-2026年維持中高位水平,工控、車載電子等領域成為主要受益方。
全球供應鏈重組疊加地緣政治因素,推動中國存儲原廠迎來發展機遇。智能手機、PC及IOT設備市場需求雖呈弱復甦態勢,但國產化率提升顯著縮短了交付周期。例如,某國內廠商DDR5內存條的出貨量在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180%,驗證了市場對本土供應鏈的信任度增強。預計至2026年,國產存儲企業在技術追趕與成本控制雙重優勢下,將進一步搶占全球市場份額。
短期來看(至2025年底),DDR4的結構性短缺將支撐價格高位運行;中長期維度(2026年後),DDR5及LPDDR5X等高端產品將成為增長主力,同時利基型DRAM因小眾化需求持續維持溢價。行業分析師指出,在AI算力、智能汽車與物聯網多重需求拉動下,存儲市場整體規模有望在2026年突破1800億美元,技術疊代與國產替代仍是關鍵驅動力。
2025年的存儲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傳統產品線的供需錯配推高短期價格彈性,而AI革命則為高端市場開闢長期增長空間。從DDR4到DDR5的技術遷移、利基型DRAM的價格韌性,再到國產替代進程加速,這些趨勢共同勾勒出未來兩年存儲行業的核心發展路徑。企業需密切關注技術演進節奏與供應鏈動態,在波動中把握結構性機遇。
更多存儲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存儲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