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近期出台專項政策措施,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在閩台經濟、社會及金融服務領域實現深度融合。政策聚焦於提升金融機構對台合作效能,強化信託等關鍵領域的產業布局,通過優化資源配置與創新服務模式,為兩岸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十五五信託行業發展研究與產業戰略規劃分析預測報告》指出,政策明確支持台灣地區金融機構在閩設立法人銀行及分支機構,並鼓勵其參與福建本土銀行、信託公司的股權投資。這一舉措將推動信託產業成為兩岸資本融合的重要載體,促進閩台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例如,符合條件的台灣金融機構可通過戰略投資增強福建信託機構資本實力,助力打造區域性金融合作平台。
支持在閩保險機構開發跨海峽保險產品,並要求銀行業優化對台供應鏈金融服務。政策特別強調,在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等優勢產業領域,信託公司可依託產業鏈核心企業設計專項融資方案,為台灣農漁業拓展在閩發展空間提供要素保障。數據顯示,納入閩台融合發展重大項目清單的產業合作項目將獲得優先資金支持,信託機構在此過程中扮演資源整合樞紐角色。
政策提出多項便民措施提升台胞金融服務體驗:包括簡化1萬元以下小額信用卡業務流程、推行購房按揭同等待遇、升級電子支付系統適配性改造等。在信託領域,要求相關機構完善台灣居民身份憑證的數位化應用,支持台胞使用通行證和居住證辦理開戶、信貸及理財產品購買。此外,政策鼓勵福建信託公司與金門、馬祖開展「同城生活圈」金融服務對接,推動跨境場景創新。
政策強調建立全流程風險管理機制,要求金融機構在業務開展前進行合規性評估,並對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實施動態監測。針對信託領域,特別提出需強化對台資項目資金流向的穿透式管理,確保支持政策穩妥落地。監管部門將通過涉台金融糾紛調解中心等平台,保障台胞合法權益與市場秩序穩定。
來看,2025年福建在兩岸金融融合中呈現三大趨勢:一是信託產業成為資本雙向流動的核心通道;二是以產業鏈為紐帶的金融服務創新加速推進;三是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提升跨境服務效能。通過政策引導重點企業布局與產業協同,未來三年閩台金融市場合作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量級,形成具有示範效應的兩岸融合金融樣板。
更多信託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信託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