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人工智慧技術持續突破,AI晶片適配、大模型商業化進程加速推動產業鏈深度融合。在政策強力支持下,科創板作為硬科技主陣地,年內漲幅超53%,人工智慧相關企業營收預測達千億級規模。在此背景下,華夏基金精準把握產業脈搏,推出首隻聚焦科創板的人工智慧ETF聯接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一鍵布局AI全產業鏈的工具化產品。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近日,國產大模型DeepSeek V3.1宣布採用UE8MO FP8 Scale參數精度,實現對下一代國產晶片的針對性優化。這一進展標誌著我國"晶片-大模型-應用"生態閉環加速形成,為人工智慧算力建設奠定硬體基礎。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科創板市場年內漲幅達53.67%(Wind數據),其中半導體作為AI核心載體,在上證科創板人工智慧指數中權重占比高達47.81%,成為驅動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
上證科創板人工智慧ETF聯接基金緊密跟蹤的指數,精選3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覆蓋AI全產業鏈,包括基礎資源、技術應用支持等領域。該指數前三大行業為半導體(47.81%)、軟體開發和IT服務,精準契合國產替代與技術創新方向。從成長性看,自基日2022年12月30日起至2025年8月底,該指數累計收益率達132.95%,顯著優於同期人工智慧主題指數表現;僅2025年年內漲幅即達到56.19%。
科創板特有的"科創成長層"制度創新進一步強化其AI產業集聚效應——截至2025年7月設立時,已納入多家未盈利但技術突破顯著的科技企業,為市場注入高成長動能。
國務院於2025年8月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慧+"行動的意見》,明確要求到2035年全面構建智能經濟體系。在政策加持下,行業預測顯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將在2029年突破萬億元(按當前複合增長率32.1%測算)。
華夏基金產品布局精準卡位這一趨勢:其跟蹤的上證科創板人工智慧指數預計2027年營業收入將達1644.37億元,較2025年預測值增長約48%。通過覆蓋半導體、算法開發到場景應用的全產業鏈標的,該指數為投資者捕捉AI商業化紅利提供了高效工具。
作為行業領先的資產管理機構,華夏基金已構建"人工智慧三劍客"產品線(包括科創板AI ETF等),形成多維度布局優勢。其數量投資團隊深耕指數領域多年,在被動管理規模上居行業首位,並通過創新服務工具如"紅色火箭平台"提升投資者體驗。
展望
2025年人工智慧產業呈現技術突破與資本賦能雙輪驅動態勢,科創板憑藉硬科技定位成為核心戰場。華夏基金通過精準的產品設計,將助力投資者把握AI晶片國產化、大模型商業化及行業應用爆發等關鍵機遇。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市場規模加速擴張,人工智慧產業鏈投資價值有望在2035智能經濟目標指引下迎來更廣闊空間。當前數據顯示的高成長性與產業生態閉環建設進展,為長期布局提供了紮實基礎。
更多人工智慧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人工智慧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