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飲料行業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迫在眉睫

飲料行業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迫在眉睫

2011-01-01 09:27:49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飲料食品安全問題主要出在餐飲和街邊水吧、果汁店、奶茶店等自製飲料和黑作坊生產的偽劣假冒產品上。中國飲料行業2010年突破了萬億噸大關,並持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從國家質檢總局歷年抽檢的情況看,飲料合格率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非常高的合格率,這與行業科學地制定標準,並積極引導行業自律不無關係。
  
  近日,各大論壇和微博上轉發的一條消息引起了網友紛紛跟帖、轉發。該消息說,成都的部分酒樓、火鍋店、水吧大賣「自製鮮榨飲料」,實為添加劑混合液,橙汁=砂糖 香精 食用膠 誘惑紅 檸檬黃 酸味劑 檸檬酸鈉 乙二烯酸鈾鉀等。「而這只是自製飲料亂象的冰山一角。」一位業內知情人憤慨地表示。  
  
  從國家食品抽檢的情況看,飲料一直保持著非常高的合格率,這與行業制定科學的標準和積極行業自律密不可分。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以最新公布的茶飲料抽查檢測報告顯示,共抽查了全國60家企業生產的60種茶飲料產品,僅有2種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不合格項目涉及咖啡因、茶多酚,合格率達到了96.7%。

  打擊偽劣假冒產品一直是各地嚴重打擊的重點。記者採訪了解到,近日金昌市公安、質監部門搗毀了一家生產加工偽劣飲料的「黑作坊」,涉案人採用自來水加入香精、檸檬酸、甜蜜素、色素等添加劑勾兌的方式生產「飲料」。

  「飲料行業在行業自律方面近年來也做了很多工作。」該負責人表示。「如2008年奧運會前夕,飲料行業發布的《飲料•運動•健康之和諧互動-IBFSH2007北京宣言》,倡導『飲料為消費者健康服務,飲料產業為全民健身運動服務』。2008年10月份,飲料行業發布了《中國包裝飲用水行業自律公約》,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標準和法規進行生產和銷售,以消費者飲用安全為第一目標;生產過程使用的加工助劑、包裝材料、加工工藝應符合國家標準和法規要求。而2010年底,飲料行業向社會各界發布了《2010中國飲料行業可持續發展報告》,其中,食品安全是十二五期間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點。」
  
 「飲料企業應該加強貫徹《食品安全法》,提高質量安全的主體意識,建立食品安全應急機制,確保原輔料採購、生產、加工、包裝、貯運等環節的質量安全,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做到預防在前、預警在前,避免出現行業性的重大食品質量與安全事故。」

  「飲料合格率近年來一直保持著非常高的合格率,這與行業科學地制定標準,並積極引導行業自律不無關係,產品標準的關注點除食品安全外,還應關注防止假冒偽劣,這也是飲料行業開展產品標準的一貫原則。」該負責人指出,中國飲料工業協會一直非常注重飲料的標準的制定工作,為此成立了專門的機構——中國飲料工業協會技術工作委員會。「制定科學和嚴格的可以維護飲料產品的真實性,保護消費者利益。同時,通過對產品特徵性指標的設定,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門檻,可以儘可能地避免偽劣假冒產品的出現和規範市場競爭。」
  
  以最新頒布的蘋果醋飲料標準為例,近年來增長較快的蘋果醋飲料,但生產企業多數以中小企業為主,由於缺乏標準規範,真正發酵型蘋果醋飲料與純調配型飲料混雜,市場秩序一度混亂。該負責人介紹說,「為此,蘋果醋飲料標準制定對蘋果醋使用的原輔料、特徵性有機酸進行了規定;標準還明確提出不得使用糧食等非蘋果發酵產生或人工合成的食醋、乙酸、蘋果酸、檸檬酸等調製蘋果醋飲料;此外標準還在對蘋果醋飲料中蘋果醋、蘋果汁、總酸、蘋果酸、檸檬酸、乳酸進行廣泛調研和檢測的基礎上進行了規定。這些都有利於提高使用蘋果醋原料的質量和真實性,也為飲料企業在選擇原料時提供了依據,同時也為質量監管提供科學的依據,促進了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該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目前協會對於固體飲料的標準已經啟動,目前已經提出了草案,並與行業內的專家和企業進行廣泛的討論和徵求意見。

更多飲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飲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