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宣布正式發布應用了第三代ULED技術成果的ULED超畫質網際網路電視,引發了行業在電視「畫質」上的連環競爭。一個全球電視顯示技術群雄割據的時代來臨,而中國企業正在掌控更多的話語權。
在過去一段時間,一場圍繞ULED與OLED哪個是彩電市場發展方向和趨勢的爭論愈演愈烈,而TCL推出的量子點電視也在終端市場上參與角逐,幾派陣營大戰悄然開打。
在網際網路電視品牌大舉進攻彩電市場的同時,傳統彩電市場也並未坐以待斃,與眾多巨頭結盟,誓死捍衛,而在市場這一改變的背後,圍繞OLED、ULED顯示技術各自站隊的兩大陣營之間的鬥爭越發凸顯。
當下的電視市場,正在掀起一輪流派之爭,圍繞誰是下一代電視技術,彩電界也一直爭論不休。OLED電視因拋棄了背光源,反應速度快且兼具輕薄、節能特點,而被視為下一代電視最有力的競爭者。創維、康佳、長虹相繼加入OLED陣營。與此同時,面對其它顯示技術的興起,OLED陣營加快了與網際網路巨頭的結盟。
近日,在OLED電視市場占據相當份額的創維宣布其與華納、騰訊結盟,通過將內容到終端顯示全程打通,完成HDR全產業鏈的整合。
創維集團彩電事業本部總裁劉棠枝表示,2016年創維OLED電視的銷量目標是20萬台。同時,創維還將正式啟動虛擬現實(VR)戰略。
他說:「在未來3-5年,創維將在合適的時機引入戰略合作者,並且啟動新一輪海外併購計劃。」
同時,創維推出了獨立研發的VR穿戴設備。創維方面表示,其此次推出的VR版本是首個將大屏OTT系統和VR系統全面打通的全平台系統,可實現內容、後台的一體化融合及運營。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OLED對技術門檻和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要求很高且良品率有待提高,但隨著技術更迭,量產能力的提升,2016年或將迎來OLED電視的爆發年。而目前大部分廠商加入OLED陣營,使得OLED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有兩家大型彩電企業並沒有「站隊」OLED聯盟,一家是堅持採用自有ULED顯示技術的海信,另一家是採用自有量子點技術的TCL。
海信推出ULED之際,就叫板OLED,並引發業內一片熱議。而近日,海信加快了這一布局,更加讓兩大陣營的矛盾凸顯。
實際,海信的ULED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彩電業紛紛在OLED電視領域展開布局之際,海信ULED電視的橫空出世,在業內頗受非議。從2014年3月份海信推出聚焦畫質的ULED電視以來,業內圍繞ULED電視的質疑聲不斷。
海信總裁劉洪新表示,目前全球彩電市場的競爭焦點仍然是「畫質」。此前海信推出的前二代ULED產品以動態背光控制技術等創新實現對LED液晶電視顯示水平的突破,也引發了2015年中、韓、日三國彩電品牌紛紛圍繞液晶顯示技術進行創新,SUHD、QLED等一批聚焦畫質的產品興起。中國企業終於開始在顯示技術創新上「引領」世界,並引發行業圍繞電視畫質的良性連環競爭。
海信內部人士表示,目前海信正在快速擴充ULED同盟,並已取得了美國消費電子協會、歐洲Digital Europe、UHD聯盟三大4K國際標準認證以及全球67個國家的ULED電視訂單。
據了解,海信此次發布的ULED超畫質網際網路電視,應用第三代ULED技術,首次實現了8K顯示,並再次在綜合顯示效果上超越OLED,達到行業較高畫質水平。同時,其此次推出的新品涵蓋MU9800等四大系列共13款機型,四大系列ULED超畫質電視新品將在全球67個國家上市。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以顯示技術劃分市場存在幾大派系,OLED電視成為彩電廠商布局的主流產品,產業鏈當前被少數企業所壟斷,廠商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需要搶奪話語權。ULED陣營雖然仍在擴大,但技術越發成熟。」
在電視內容上,海信也引入眾多合作者。2016是體育之年。據了解,海信ULED超畫質網際網路電視為此做了內容和操控上的全面準備。在操控上,用戶將享受到視頻秒級起播和0.1秒切換應用的網際網路電視的體驗。更多相關彩電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彩電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更多彩電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彩電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