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正安茶產業發展對策與思路

正安茶產業發展對策與思路

2008-01-01 10:35:0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正安縣基於一產薄弱、二產貧弱、三產極弱、財政脆弱基本縣情,積極發展茶產業,全縣茶產業發展得較為順利,但也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

  正安茶產業發展現狀

  貴州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茶產業發展的意見中規劃在黔北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正安縣結合當地實際,大力發展茶產業並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正安茶產業由舊貌新顏組建的規模可觀,但仍潛伏很多不利因素。長期的勞務輸出導致的主要勞動力在本土的緊缺已經並將長期扼制正安茶產業的發展,每到春茶採摘期,勞動力比較缺乏,品牌和特色茶還是成不了規模,想做大也無能為力,正安茶,還是要走低市價、貼牌和初級產品的路子,形成惡性循環;北京茶博會上「珍州翠芽」獲得了金獎,這也是正安茶希望打響的第一個品牌,如何整合資源,宣傳這一特色茶葉,工作力度還有待加強;

  茶葉企業和茶農積極性還有待進一不提高,這一問題的解決還需時日。

  對策與思路

  正安經濟的長處是茶和自然風光旅遊

  就正安茶產業而言,茶場初具規模,發展態勢更喜人,但目前正安茶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宣傳,並要著力打好三張牌。

  首先要打好環保牌。正安工業薄弱,這裡環境仍是一片淨土,沒有污染,是發展茶葉生產的好地方,要加大宣傳力度,塑造正安綠色、生態、有機、潔淨形象。要把環保牌打響,除了凸現環保部門本身的職能外,在媒體上的大力宣傳,因為做了是基礎,說了別人才了解,這個經營理念必須樹立。

  其次要打好大品牌。據了解,早在上世紀90年代,正安各個茶場就開始打各自的招牌,前幾年更推出了吐香等品牌。但各自為政,不能形成合力,影像力驟然縮小。因此,必須用技巧把品牌做大。

  只做一個大品牌。像杭州,就做一個大品牌龍井,把這個品牌做大了,影響力出來了,後面的事情則要簡單得多。正安可以整合茶資源,查找其中的共同點,首先只推出一個品牌名,這個品牌名必須響亮兼具特色(目前,雲南普洱茶也是這個思路);然後,圍繞這個品牌名推出系列產品,且宣傳也得圍繞這個大品牌的核心特色進行,最終形成以大品牌名為圓心,不斷擴大系列產品的輻射效應。

  宣傳大品牌要大手筆,充分應用網絡、電視、報紙、平面廣告等媒體平台進行宣傳。在媒體中塑造出正安茶的環境和特色,有償徵集、徵用正安茶的品牌名,既得集思廣益得了優秀品牌名。最後確定的品牌名還要注意打文化底牌,賦予正安茶豐富的文化底蘊,顯示其厚重的西南特色,凸顯正安茶產業的厚重。正安尹珍文化只是儒家文化中很小的一支,再打好這張文化牌的同時,作好茶的起源、歷史等軟體環境的打造。

  整合正安經濟的特色,形成宣傳合力。僅僅依靠茶想把整個正安推出去或者打響,顯然不夠。因為這個背景下,宣傳的僅是一個背景和茶的初級產品,迎來的只是一個初級開放——加工茶商的引進,群眾作為茶農僅受益於初級產品,更多的利潤被他人製作成高端產品帶走,正安經濟終究不能走出粗放型經濟發展的局面。正安有九道水公園、華爾山,有待開發的天樓山、清溪河、樊村。因此,我們需要以茶產業為龍頭、為核心,與旅遊產業捆綁做成更大的品牌,同時,由於之前的野木瓜、黔北民居(俗)、牛肉系列產品,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正安消費、旅遊。

  聯合周邊縣,形成更大的宣傳合力。正安茶產業起步相對於鳳岡、湄潭較為晚,要改變這種劣勢,可以主動打開正安的門戶,聯手周邊縣,尤其是207省道沿線的周邊兄弟縣,打黔北旅遊經濟、茶產業、特色產業牌,最終形成強勢特色黔北綜合經濟區。

  突破正安的黔北地域限制,把路延伸到重慶境內。歷史上,正安在重慶行政區劃里幾進幾出,正安兼容了重慶的很多內容,比如麻辣產品系列、生活習俗,正安經濟要切入重慶還是有基礎和可能性的,因此,面向重慶、走進重慶,打開這條通往外界的經濟通道,是突破正安經濟發展不利的地域特點的有效途徑。

  正安茶產業及經濟發展的宣傳造勢,正安縣城到處是茶樓和茶館,縣文化局在今後審批茶樓和茶館時,可以要求其在茶樓(管)經營場所的大廳或顯要位置、牆上或以其他形式宣傳正安茶和茶文化,在其櫃檯上設茶葉專櫃。這是對正安一部分人的硬性洗腦,同時,也給進出茶樓的外地人多了一次宣傳機會。要加大對百姓的宣傳面,讓正安人自覺或不自覺地說正安盛產茶。

  正安全縣有15萬人常年在外從事勞務業,年創勞務收入12億元以上的實際,正安亦被定位於「勞務產業大縣」。那麼「勞務經濟」真的值得鼓勵嗎?正安之所以成為勞務輸出大縣,是因為擁有大量過剩的知識層次低、勞動技能低的初級勞動力,多年的勞務輸出已經表明,勞務經濟並未讓正安致富。現在,正安經濟發展恰好需要勞動力,政府應當調整政策,搞好基礎教育,鼓勵相應技能的培訓和對技能工的回納,把勞動力留住,為正安茶產業及其他特色產業提供必要的勞動力。

  茶產業的發展需要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但以有限的財力先主抓一個

更多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