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全國房價普漲,70個大中城市中,僅廈門新房價格環比微跌0.1%,南京、北京持平,其餘67個城市全部上漲。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房價上漲較快的多集中在二三線熱點城市,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已接近尾聲,未來價格上漲過快的城市不排除會採取收緊措施。
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繼續增加,由上月的65個增至67個。
據測算,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平均環比上漲1.49%,同比上漲8.02%,漲幅分別擴大0.28個百分點和1.41個百分點。
此前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至8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回落,但銷售額增速卻出現回升,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的反向變動也表明房價仍在持續上漲。
「成交金額明顯超過成交面積上漲幅度,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城市庫存去化接近完成後,市場價格上漲。」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目前全國房地產市場庫存數據已經跌至51個月最低,連續超過4年下調。整體看,全國性的去庫存周期已經完成。
從數據來看,三線城市房價領漲全國。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介紹,8月份,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2%,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
而同期,31個二線城市房價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至1.3%,4個一線城市房價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至0.3%。
從城市來看,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上漲最快的是無錫、徐州、北海,環比漲幅均超過3%。此外,西安環比上漲3%,秦皇島、常德等14個城市漲幅在2%至3%區間。
「目前房價上漲集中在二三線熱點城市。」在業內人士看來,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不排除近期會出台各類價格管控政策,尤其是在銀行貸款政策、樓盤備案價格等方面會有新的動作。
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稱,在堅決調控房價政策之下,熱點城市是重點「盯防對象」,但三四線中也不乏受溢出效應影響熱度上升較快的城市。由於大部分三四線城市並未限購限貸,必要時不排除會採取收緊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統計局首次披露了累計數據。從這些數據可見,今年以來樓市調控政策效果顯現。
以新房價格為例,1月至8月一線城市同比下降0.1%,而去年同期為上漲14.6%;二線城市同比上漲6.2%,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5.3個百分點;三線城市同比上漲7.0%,漲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
2018年上半年房地產火爆程度超出預期,除了一線城市受到房地產調控,以及京郊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處於跌勢之外。全國幾乎所有的城市房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特別是之前受冷落的三四線城市,房價更是一飛沖天。截止目前全國有200多個縣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突破了9000元/平方米。
上半年房價漲勢之所以超出預期,主要原因有三:首先,一二線城市受到房地產調控收緊的影響,大量的房企和炒房者都下沉到了三四五線城市炒房,現在就連五線城市房價都幾乎翻了個倍。同時,由於房價上漲激發了當地民眾的購房需求集中釋放。各中小城市房價出現了罕見的大漲現象。
再者,本來二線城市由於去年房價上漲過快,受到了房地產調控影響。但為了讓房地產持續繁榮,地方政府就想出了搖號購房、人才引進戰略。本來受到限價政策的影響,二線城市的一二手房價出現倒掛現象,現在再要搖號購房,於是當地居民全線出擊,排隊遙號盛況空前。與此同時,人才引進戰略也因為門檻較低,成為炒房者繞過限購令的空子,獲得買房的資格。
最後,棚改貨幣化安置。發改委為了讓地方政府更好的去庫存,要求國開行通過PLS形式向地方政府放貸,由地方政府拿著貸款資金,發給棚改拆遷戶。去年全國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達到60%。
而到了2018年像常州、瀋陽、鄂爾多斯等高庫存的地區貨幣化安置比例高達100%。這就意味著,棚改拆遷戶拿了大量的資金去周邊地區購置房產,於是乎當地房價發生了爆發性上漲。而地方政府則獲得了當地高庫存大幅下降的結果。
更多房地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房地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