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都在緊鑼密鼓地調整各自的能源發展戰略,我國能源消費受火力發電、粗鋼、有色等行業支持,2019年生產總量達37.7億噸標準煤,同比去年上升5.01%,以下是能源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占有主要地位,為總消費量的68%,這一比例遠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30%。據《2019-2021年中國新能源消防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可行性評估報告》數據,石油占有18%,而在世界範圍內,石油消費量占總能源消費量的1/3。
從電力消費的角度看,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落至個位數百分比。其中,2019年用電量為6.31萬億度,同比增長6.6%,第一、二、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的用電量增速分別為 7.3%5.5%、10.7%和7.8%,能源行業分析指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結構調整、節能工程推廣等舉措帶來的成效。
從煤炭消費的角度看,2019年1-11月,火力發電、粗鋼、10種有色金屬分別同比增長4.7%、5.7%和2.5%,分別比2018年增加2.2、4.6和1.2個百分點,表明電力、鋼鐵、有色行業對煤炭消費增長的支持作用。據能源行業產業布局數據,1-11月水泥和平板玻璃分別同比增長-0.2%和3.9%,分別比2018年下降2.9和1.0個百分點,顯示建材行業的煤炭消費低迷情況。
目前,我國的油氣行業壟斷帶有濃厚的行政壟斷色彩。市場壟斷是因為市場力量或者技術原因出現的壟斷,目前這類壟斷在國內較少。自然壟斷是指一個市場的某個行業,當由一家經營時,比兩家或兩家以上企業經營成本更低,這個行業就是自然壟斷行業,多出現在有網絡性質、初始投資巨大的行業。我國的電力系統就帶有自然壟斷的性質。
根據行政法規規定,授權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分屬經營國有油氣資源。三大國有石油企業幾乎壟斷了油氣資源的上中游所有產業,以及下游批發市場和大部分的銷售終端。能源行業產業布局指出,目前中石油的原油年產量1.26 億噸左右,約占全國的60%;中石化和中海油的原油產量占了剩餘的40%。
展望「十四五」,全球新一輪產業分工和貿易格局加快重塑,我國產業發展進入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十四五」時期對於我國能源發展同樣是極其關鍵的時期。能源資源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不僅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經濟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以上便是能源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