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機場市場規模為289.3億元,同比增長了10.63%,從這兩年的市場規模發展來看,機場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之中,預計2019年將保持11.47的增速,達到327.5億元。以下是機場行業分析。
近幾年,我國上市機場整體流量增速穩中有降,各機場之間增速變化有一定同步性。樞紐地位的機場,雖然流量增速受限於時刻資源增速低位徘徊,但商業價值正處於爆發階段,成為近期機場業績增長更主要的動力。受到廣州進境免稅店招標結果超預期催化,樞紐機場紛紛調整其商業資源,爭取機場自身商業價值最大化。伴隨相較更為良好的成本控制,上海機場、深圳機場Q3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2.7%、27.9%,業績超預期增長。
資本結構各集團資產結構基本保持穩定。2011-2017年9月,各集團平均資產負債率水平有所上漲,但整體相對穩定,基本維持在45%左右。廈門翔業、成都雙流、河南機場、溫州機場集團2017年9月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7.7%、57.8%、53.7%、51.4%,較2011年末攀升17、48、25、28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集團對機場擴建力度不斷加大,剛性債務規模擴大,導致負債率上升。機場行業分析,此外首都機場、廣東機場、三亞鳳凰機場集團2017年9月資產負債率為44.2%、28.3%、31.2%,較2011年末的水平下降21、20、25個百分點。
整體流量增速穩中有降。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上市機場整體流量增速穩中有降,各機場之間增速變化有一定同步性。分機場來看,流量增速受時刻釋放、空域瓶頸等因素,呈現略微差異。其中,白雲機場增速最快,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10.0%;而上海機場同比增長僅為5.3%。
產能和盈利周期性明顯,2018年我國機場企業共發行債券79億元,全部為公開發行,其中超短期融資券金額44億元,占比達到56%,仍為債券融資主要方式,且占比較2017年末進一步提升。發行債券的6家機場企業中廈門翔業集團發行金額最大,其中超短期融資券金額達到22億元,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和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發行規模位於第二和第三位,分別發行債券18億元和10億元。
行業價值重估邏輯持續兌現。繼白雲機場進境免稅招標和首都機場出境免稅招標完成後,近期白雲出境免稅終落地,雖然非市場化競標導致結果僅略高底標,但是受益於機場國際樞紐的建設和國際旅客量的快速增長,預計未來機場收益將大幅超越保底。同時T2航站樓商業招標也大幅貢獻業績。機場行業分析,上海機場免稅招標不存在法理上的問題,因而確定性較強。
機場行業是民航運輸業重要的輔助行業,其發展與民航運輸業高度相關,同時表現出一定的周期性特徵。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與提升。在這個契機下,機場行業將得到快速發展。以上便是機場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機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