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機場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3月4日,一場以「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的發布會在深圳機場交通中心(GTC)舉行。此次活動由深圳市國資委牽頭組織,28家市屬國企與40餘家科技企業共同參與,旨在通過搭建應用場景合作平台,推動人工智慧、機器人等前沿技術在多個領域的落地應用。會上,20個成熟度較高的應用場景成功簽約,另有30個項目首次發布,標誌著深圳國資國企在科技創新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此次發布會的一大看點是應用場景的多樣性與創新性。發布的30個人工智慧項目涵蓋了交通、能源、民生等多個領域。例如,機場集團推出的「旅客服務機器人」將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體驗;深業集團開發的「科學育兒AI大模型」則致力於通過科技手段提升育兒效率。這些項目的發布不僅展示了深圳國企在數位化轉型中的積極探索,也為科技企業提供了廣闊的應用空間。
在簽約儀式上,20個具有較高成熟度的應用場景正式落地。其中包括能源集團與華為合作的「基於氣象大模型的功率預測系統研發項目」,以及燃氣集團與騰訊聯合開發的「AI+智能管網巡查巡檢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將顯著提升相關領域的智能化水平。此外,機場集團、深業集團等企業還分別與普渡科技、肯綮科技等科技新銳企業在自動駕駛、智能康養等領域達成合作。
發布會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簽約活動,更標誌著「國企搭台、民企創新」的協同發展新模式正式落地。通過這種合作方式,國有企業憑藉其穩定的資源和場景優勢,為科技企業提供試驗場;而科技企業則以其敏捷的創新能力,推動應用場景的快速落地。這一模式不僅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行業壁壘,也為深圳在科技創新領域實現突破提供了新思路。
深圳市國資委表示,接下來將分批次打造100個人工智慧應用場景,覆蓋晶片研製、具身智能等多個尖端科技領域。同時,還將為科技企業提供10萬平方米低成本高品質產業空間,並籌設涵蓋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國資基金。此外,深圳國資國企還將加大對概念驗證中心、中小試基地等創新載體的布局建設力度。
總結
此次發布會不僅是深圳國資國企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首次集中展示,也為未來的技術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國企搭台、民企創新」的合作模式,深圳有望在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領域實現突破性發展,為全國乃至全球提供可複製推廣的「深圳方案」。
更多機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