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的不斷發展,市場上新生兒不斷降臨,我國母嬰產品市場規模不斷增加,2019年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83萬億元,電商滲透率達到22%左右,以下是母嬰用品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我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已達2.57億人,2014年我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增長至2.65億人。截止到2019年我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約達2.82億人,預計到2020年年末,我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將達到2.86億,與2012年相比,增長11.28%。母嬰用品行業分析指出,伴隨著家庭決策結構不斷優化和母嬰家庭人群迅速擴張,母嬰市場潛力巨大。
母嬰用品行業技術特點指出,母嬰行業規模包含孕嬰童市場(預計為0-12歲兒童),而愛嬰室主營的嬰幼兒奶粉等產品,主要受眾仍以嬰幼兒為主(0-3歲),因此進一步統計了嬰幼兒主要消費的品類規模(以下受眾均大多為0-3歲兒童)。2019年嬰兒食品(包含奶粉、輔食等)市場規模為1463億元,增速約為9%左右;紙尿褲市場規模542億,增速約10%,嬰兒用品(主要是洗護用品和部分藥品等)市場規模為169億,行業增速接近12%,嬰幼兒服飾市場規模為347億,行業增速約17%。
從用戶需求的形態來劃分,母嬰行業可分為產品與服務兩大塊,分別對應孕育產品及服務、嬰童產品及服務;從時間周期順序來看,母嬰市場由備孕、孕、產、育、康復五個階段構成。
從產業鏈的視角來看,母嬰市場由品牌製造商、服務提供方、線下銷售服務渠道、線上母嬰平台及相關支持產業組成;以零售終端的商業模式進行劃分,母嬰行業又分為實體店、O2O、綜合電商母嬰版塊、網際網路垂直母嬰平台、母嬰私域流量。
根據我國新出生人口數據,「全面二孩」政策效果顯著。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我國人口變動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和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人和1723萬人,比「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前的「十二五」時期年均出生人數分別多出142萬人和79萬人, 出生率分別為12.95‰和12.43%,與之前相比,分別提高了0.84和 0.32個千分點。
《2019-2024年中國母嬰用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部分母嬰品類標準化程度較高,且受到跨境電商稅收優惠的推動,2020年開始,母嬰電商開始高速擴容,然近年來增速趨緩,預計母嬰電商交易規模增速2020-2021年有望收窄至20%-30%,母嬰電商滲透率達到22%左右,提升幅度已經開始呈現邊際遞減態勢。
現階段,我國線上母嬰電商主要分母嬰社區、垂直母嬰電商和綜合性電商平台三類,預計2020年線上母嬰電商規模的大頭仍在京東和天貓這類綜合性電商平台。京東和天貓在母嬰電商的核心品類奶粉和紙尿褲上市占率均在85%以上,京東奶粉規模約230億元,紙尿褲的銷售規模約43億元,天貓奶粉和紙尿褲的銷售規模分別為95億元和33億元,預計母嬰電商規模的大頭仍存在於大流量的綜合性電商平台,以上便是母嬰用品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母嬰用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母嬰用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