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升級、新產品推出是驅動大部分母嬰品類增長的主要動力,2019年我國母嬰消費市場規模增速較高,產品市場規模大約為3.2萬億,服務市場約1.4萬億,以下是母嬰用品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外發布,中國將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即「二胎政策」); 2015年1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該草案提出,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二胎政策。母嬰用品行業分析指出,根據近兩年我國新出生人口數據,「全面二孩」政策效果顯著。
2017年我國母嬰用品行業市場規模2.9萬億元,2019年我國母嬰用品市場規模保持兩位數擴容態勢,2019年在母嬰用品行業空間廣闊的前提下,專業連鎖渠道份額有望提升。母嬰用品行業產業布局指出,主要基於:1)線上線下母嬰產品採購成本、渠道運營成本有望逐步拉平,母嬰用品電商增速有望持續收窄,對於部分重決策的母嬰品類,實體連鎖渠道更具信任和專業解說優勢,預計長期來看電商分流有限;2)在線下渠道中,母嬰用品行業品類和SKU眾多,專業連鎖渠道更具專業化經營優勢。
《2019-2024年中國母嬰用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母嬰用品行業規模包含孕嬰童市場(預計為0-12歲兒童),而愛嬰室主營的嬰幼兒奶粉等產品,主要受眾仍以嬰幼兒為主(0-3歲),因此進一步統計了嬰幼兒主要消費的品類規模(以下受眾均大多為0-3歲兒童),2019年,嬰兒食品(包含奶粉、輔食等)市場規模為1463億元,增速約為9%左右;紙尿褲市場規模542億,增速約10%,嬰兒用品(主要是洗護用品和部分藥品等)市場規模為169億,行業增速接近12%,嬰幼兒服飾市場規模為347億,行業增速約17%。
同時便隨85後及90後對母嬰用品需求不斷升級,對於目前年輕人對母嬰消費成為主消費群體,對於產品更在乎品質,便利及潮流時尚,以及新潮的育兒觀念及消費能力增長,加大購買力,但他們把目光傾向於更高品質,時尚國外品牌,這些讓母嬰用品市場成為消費熱點,更喜歡在個人護理品渠道購買母嬰產品。
1、兩種模式發展各有不同。生態布局模式(寶寶樹、媽媽網)與專業垂直模式(育學園)代表了當前網際網路母嬰市場各大廠商兩種運營模式。母嬰用品行業產業布局指出,在母嬰行業內,生態布局模式選擇橫線延伸,平台優勢凸顯,但丟失了對各業務領域的專業深耕;專業垂直模式,縱向挖掘,在細分領域拓寬護城河,但流量變現渠道單一,規模效應不足。
2、線上業務延伸,線上向線下布局。貝貝網和蜜芽分別代表了母嬰電商向其他業務延伸的兩種方式,貝貝網選擇線上業務延伸的方式,在線上布局母嬰生態,運用社群思維,發力電商、社區、工具市場;蜜芽選擇線上向線下延伸,搶占線下優勢資源,形成線上線下協同互補之勢。
展望2020年,隨著我國居民收入與消費能力的持續提升,以及嬰童消費群體的持續擴大與消費習慣的升級,我國母嬰用品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為行業內的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平台與發展機遇。我國母嬰用品行業雖然市場廣闊,但由於多數產品尚處於產品導入期與快速發展期,行業集中度普遍較低,以上便是母嬰用品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母嬰用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母嬰用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