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三次嬰兒潮」時期,其間每年出生人口均超過2000萬人,85後及90後對母嬰用品需求不斷升級,母嬰用品線下平均價格保持11%以上的年度複合增速,以下是母嬰用品行業現狀分析。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外發布,中國將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即「二胎政策」); 2015年1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該草案提出,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二胎政策。
2017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2.9萬億元,保持兩位數擴容態勢。母嬰用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在母嬰行業空間廣闊的前提下,專業連鎖渠道份額有望提升,主要基於:1)線上線下母嬰產品採購成本、渠道運營成本有望逐步拉平,母嬰電商增速有望持續收窄,對於部分重決策的母嬰品類,實體連鎖渠道更具信任和專業解說優勢,預計長期來看電商分流有限;2)在線下渠道中,母嬰行業品類和SKU眾多,專業連鎖渠道更具專業化經營優勢。
截止到2019年我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約達2.82億人,預計到2020年年末,我國母嬰家庭群體規模將達到2.86億,與2015年相比,增長11.28%。母嬰用品行業分析指出,伴隨著家庭決策結構不斷優化和母嬰家庭人群迅速擴張,母嬰市場潛力巨大。
從線上電商交易規模來看,母嬰電商的交易規模占母嬰行業總規模的比重持續增加,2019年該規模占比首次超過10%,達到10.99%,《2019-2024年中國母嬰用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預計,至2020年母嬰產品電商銷售規模占比為24.60%,占比不斷增加,受線上銷售渠道對需求的引流,線下銷售規模占比持續下降。
從平台格局來看,天貓、京東等綜合電商平台占據主要市場份額,2019年1月合計占比68.40%。母嬰用品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垂直母嬰電商在SKU、用戶流量上雖然拼不過綜合電商,但是它們可以用較少但是精選的SKU縮短消費者的決策時間,解決選擇困難症的問題,而且因為垂直母嬰電商客戶群體的集中性,向線上社區、育兒記錄工具服務切入也更為專業和容易,因此在與強勢的綜合電商的競爭過程中,依然能用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
目前,在我國3億多母嬰中,8000萬城市母嬰每年在購買用品上要花掉320億元,再加上2.5億農村母嬰的用品消費,每年國內母嬰的用品消費在500億元以上,我國母嬰用品年消費額有望超過1000億元強大的數字蘊含著母嬰用品的巨大市場,巨大的市場必然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和強大的利潤空間。
預計到2020年間的高速發展期間,淘寶、京東、亞馬遜等紛紛經營母嬰渠道,綜合電商平台成為母嬰網購的主要方式;併購整合成為行業主基調,行業集中度有所提升。線上線下全渠道經營的新零售模式將成為頭部廠商的發展趨勢,為母嬰用戶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服務,預計未來十年市場增速將維持 20%-30%增長,以上便是母嬰用品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母嬰用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母嬰用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