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實施不斷深入,我國人口出生率顯著提高,育兒模式更加精細化,2019年我國母嬰行業規模達到35688億元,銷售額增速15%,以下是母嬰用品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建國後第三次嬰兒潮(1985-1997年)出生人口進入育齡,同時疊加二胎政策影響,我國正在迎來新的人口出生小高峰。據母嬰用品行業分析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達1786萬,2017年略有下降。出生人口數量回暖成為母嬰消費需求提升的驅動力之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2019年中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收入增長帶來消費能力提升和消費觀念轉變,育兒模式更加精細化,同時新的母嬰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正在從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展。消費升級是母嬰消費需求提升的又一驅動力。
從渠道角度看,由於每天照顧嬰兒非常忙碌,母嬰用品消費者更加追求便利。雖然母嬰店仍是最主要的渠道,但電商渠道的占比越來越大,2019年電商銷售額占比約37%。母嬰用品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通過手機端購買嬰幼兒用品,2019年92%的母嬰用品消費者曾通過手機訪問購物網站。
從消費水平看,2019年育嬰家庭平均母嬰用品月支出為1011元,年化支出為12,132元。分品類來看,2019年,對於0-3歲的嬰兒,年均產品消費約為9000元,服務消費約為3000元。按照0-3歲的嬰兒年均產品年支出為12000元,服務支出為3000元作為測算。
出生人口數據之外,費升級背景下家長對於嬰幼兒消費的重視是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9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3萬億元,增長15.09%,年複合增速達到14.28%,剔除出生人口數量增長的影響後,年複合增速為11.81%,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年複合增速為9.59%,母嬰行業增速要高於居民收入增速,行業具備消費升級屬性。
與此同時,80、90後的年輕母親,絕大部分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獨立女性,有成熟的網絡信息獲取能力,渴望獲得孕養知識,並且具有網絡購物的用戶習慣和能力,使得母嬰線上平台有了廣泛的應用。2019年母嬰市場線上交易規模占比超過15%,母嬰用品行業政策及環境預計,2020年線上滲透率可到24%左右。2019年我國母嬰用品線上渠道交易規模為3606億元,預計到2020年,交易規模可達7670億元。
《2019-2024年中國母嬰用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數據指出,未來我國母嬰產業鏈不僅覆蓋嬰童的衣食住行,還將包括懷孕媽媽從孕前準備到孕後恢復等各個時期的多項服務;另一方面,隨著社交電商新零售的崛起,母嬰行業的動銷渠道也在不斷豐富,除了品牌專賣店、超市的孕嬰童專區等傳統線下渠道外,線上平台也發展出了諸如母嬰頻道、母嬰垂直社區、微商等豐富的形態,以上便是母嬰用品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母嬰用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母嬰用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