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是讓投資者在獲得豐厚利潤的同時可以分散風險,從而達到高額穩定投資回報的目的。我國私募基金現已是證券市場中的重要力量,過去三年年化增長率分別達到64.4%和95.3%,以下是私募基金行業概括及現狀分析。
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私募基金行業也在持續發展壯大,尤其是在2014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開始受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產品備案後,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無論是備案的基金數量還是管理基金的規模都呈現出增長的態勢。私募基金行業分析指出,2016年由於《關於進一步規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干事項的公告》出台迎來了一波調整,之後又進入了穩步增長的趨勢。
2017年,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達到22446家,已備案私募基金實繳規模達到11.1萬億元,過去三年年化增長率分別為64.4%和95.3%。私募基金行業概括及現狀指出,截至2018年4月底,已在協會登記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為24621隻,基金規模7.04萬億元,意味著私募股權基金正從「另類」資產變「主流」資產。
從區域分布上來看,廣東(25%)、上海(24%)、北京(22%)三者占比共計達到71%,包攬了基金分布的大半壁江山,造成這一分布的主要原因在於這三地都有證券交易中心,上海、深圳除了有主板市場以外,創業板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立,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則註冊成立在北京。這些證券交易所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方便了私募基金的退出與贖回。
從融資規模方面來看,中國證券類私募基金中融資規模在20億以內的占到95.2%,20億以上的僅為4.8%。融資規模在20億以上的證券類私募基金中,50億~100億規模的占比最高,其次是20億~ 50億規模的。如果按照20億的投資規模計算,200的法律人數限制內,人均投資規模達到了1000萬人民幣。
私募基金行業概括及現狀指出,雖然我國的私募基金髮展十分迅速,到2018年底備案的私募基金有46505隻,跟2017年相比增加22451隻。認繳規模為10.24 萬億,其中私募基金的整體規模比2015增長了95%。同時我們國家私募基金的發展時間較短,首隻私募基金是在2004年發行的,和已開發國家比規模十分小,同時問題卻很多。
智慧是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因素,對私募基金來說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私募基金是金融的創新工具,本身是集理財和專業管理為一體的。因此他們的運行有較高的難度要求相關人員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私募基金已經告別初級模式要專業的人員對此推動專業化和集合化發展。但是國內的研究相對較少,沒有專業的實踐基礎和專業知識。因此高端人才十分缺乏。
私募基金需要面對的本質性問題就是法律層面的合法地位,至今我國對私募基金的立法尚處空白。私募在我國的證券法規中尚未明確概念,對特定的私募基金也缺乏實施細則和管理辦法,因法律對其缺少相應的必要的規範,以上便是私募基金行業概括及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私募基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私募基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