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業的發展日新月異,極大地豐富了食品品類和口感。食品添加劑能防止食品變質、改善食品感官(增香增色等)、保持營養等。我國食品添加劑出口額基本維持在36億-37億美元左右,以下是食品添加劑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食品添加劑包括人工合成物質和天然物質,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其中食品用香料為1870種,加工助劑達468種,具體類別包括防腐劑、香料、甜味劑、著色劑、護色劑、抗氧化劑、增味劑等。食品添加劑行業分析指出,全球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14000多種,直接使用的有4000多種。
根據食品添加劑行業技術特點數據,2019年我國食品添加劑製造行業規模總資產達到1379.9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0.43%。行業銷售收入為899.7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88%。2019年行業利潤總額為56.3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47%。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具有三大特徵:一是獲取的化學路徑特徵;二是內容的法律規定特徵;三是發展的時代科技特徵。食品添加劑是人類在其發展過程中,依據自身價值標準選擇的、由法律法規規定的、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的、經過天然或化學合成途徑獲得的可食用物質。
保持食品原有品質和營養價值、延長保質期,是食品行業面臨的重要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現代食品行業普遍的舉措是使用食品防腐劑,以期達到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保持食品營養價值、延長保質期的目的。據《國內外食品防腐劑發展現狀及對策》介紹,目前世界各國允許使用的食品防腐劑的種類很多,美國允許使用的食品防腐劑約有50種,日本約有40種,而我國只批准使用30餘種。
食品的感官品質是衡量食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一般是指食品的色、香、味、形狀、口感等可用感覺器官感知的品質。無論是食品生產經營者還是消費者,都會把它作為評價食品質量的重要依據。食品添加劑行業技術特點表明,食品的感觀品質無論在食品生產還是在食品消費過程中都是極為重要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普遍的做法是在食品加工和製作過程中使用著色劑、調味劑、增稠劑、乳化劑和食用香精香料等。
食品加工製作早已不是那種簡單的手工作坊了,而是一種工業化的連續生產。工業化生產總是需要食品原料能夠具有一定的乳化、增稠、分散、起酥、助濾、穩定、消泡等品性,從而有利於實現食品加工製作的機械化、自動化和連續化生產的模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乳化劑、增稠劑、穩定劑、凝固劑等食品添加劑就是必需的。事實表明,上述各種食品添加劑早已應用於食品加工製作過程,為食品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方便。
截止2019年年底,我國食品添加劑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983家,較上年增加28家。按地區來看, 我國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其中江蘇、廣東、山東、浙江、河南為全國生產企業數量前五省份,企業總數約占全國生產企業的50%。我國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
總的來說,我國食品添加劑工業是一個年青,但快速發展的行業。我國食品添加劑總產值已約占國際貿易額的10%,其中檸檬酸、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糖精、木糖醇、維生素C和維生素E、乙基麥芽酚等品種在國際貿易中已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處於領先地位,以上便是食品添加劑行業技術特點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食品添加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食品添加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