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手機和網絡的普及下,外賣行業快速崛起,截止2021年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5.44億,已經有超過770萬配送員,以下是2022年外賣行業發展現狀。
外賣以用戶的即時洞察為核心,以大數據為驅動,圍繞著本地生活服務平台打通線上和線下消費場景,線上實現交易閉環,線下通過即時配送完成交易履約,從而為更多用戶提供從需求發起到商品驗收的一站式服務。從2009年餓了麼上線開始,我國外賣行業迅猛發展,如今已經步入成熟發展階段。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外賣市場規模達到6646億元,同比增長15.0%。預測2022年我國外賣行業市場規模將達9417.4億元。在線外賣收入占全國餐飲業收入比重約為21.4%,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
行業主要由線上平台、店家、騎手和終端用戶四部分組成。外賣行業發展現狀指出,在四方參與的商業模式下,線下三端網絡密度效應(即網絡的價值與連接用戶數的平方(N^2)成正比關係)明顯,店家、騎手和用戶作為線下三個組成部分,通過線上平台構建起了商業閉環。
「直播+外賣」的即時送達模式,也提高了訂單核銷率。數據顯示,此前由於用戶在抖音同城直播間中被「種草」衝動下單,而後退單率也很高,實際上餐飲行業的每月訂單核銷率只能達到40%。但「直播+外賣」模式推出後,一天之中的核銷率能達到60%。這也直接促使很多商家、主播希望抖音儘快開通外賣平台。
數據顯示,2021年華東地區貢獻了全國33.8%的外賣訂單量,與該地區在全國GDP中的占比(33.9%)非常接近。其中,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是外賣消費的主力市場,占全國訂單總量的65.1%,從分城市外賣訂單量來看,城市前10名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杭州、重慶、蘇州、武漢、南京。
「Z世代」指95後和00後群體,相較於70後、80後群體,他們成長在物質較為充裕的年代裡,做飯不是他們成長中的必修課。從2021年「Z世代」每周在家做飯的頻率看,4-10的占比最大,將近一半,平均下來他們每天在家做飯1次左右。其次每周做飯3次或以下的占到36.8%,占比也較多。外賣行業發展現狀指出,在家做飯的頻率低也就增加了點外賣的頻率,外賣市場的需求量擴大。
目前,一二線城市外賣滲透逐漸飽和,增長速度逐漸趨緩,低線城市成為了外賣行業的新突破點。截至2022年3月,三線及以下市場外賣用戶占該地區網民的比例增長至39.8%,較2021年底增長了約4.5個百分點。
未來,一些還未開通外賣平台服務的商家,如果對外賣平台業務投入精力,那麼外賣市場規模將迎來新一輪增長。
以上就是2022年外賣行業發展現狀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外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外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