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郵輪遊客出行的地區分布主要以歐洲地區為主,加勒比地區、地中海地區是最受歡迎的兩大地區,出行遊客占比之和超過50%。郵輪市場的增速放緩早已顯現,2018年下半年起,郵輪市場就開始出現疲態。以下對郵輪行業政策分析。
2018年我國13個郵輪港共接待郵輪969艘次,同比下降17.95%,郵輪出入境旅客合計490.7萬人次,同比下降0.98%。郵輪行業分析指出,其中,母港郵輪艘次、母港旅客人次、訪問港郵輪艘次均出現下降,尤其是母港郵輪艘次,同比下降近兩成。
2011-2018年中國郵輪港共接待郵輪及接待郵輪遊客量統計情況
如今中國郵輪市場增速放緩,郵輪遊客的復購率偏低,這意味著市場走到下一個十年的路口。此前曾有旅遊從業人員坦言,國際郵輪雖然船大並且豪華,但平時登船出遊的多以中老年遊客為主,船上二次消費較少,並不怎麼賺錢。
一是積極培育郵輪市場,重點發展郵輪旅遊市場、豐富郵輪旅遊產品。
二是拓展提升港口服務能力,郵輪行業政策分析,重點有序推進郵輪碼頭建設,優化完善集疏運系統,完善港口綜合服務功能,推動形成以2-3個郵輪母港為引領、以郵輪始發港為主體、訪問港為補充的郵輪港口布局。
三是進一步優化口岸環境和功能。郵輪行業政策分析,重點推動「單一窗口」建設,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郵輪旅客及物資口岸通關服務能力和效率。逐步擴大外國旅遊團乘坐郵輪入境15天免簽政策實施範圍,吸引境外遊客乘坐郵輪入境旅遊。
四是強化郵輪安全發展。郵輪行業政策分析,重點推進安全體系建設,研究建立特別管理制度,加強進出港郵輪安全監管,加快搜救應急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加強郵輪停靠口岸的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完善郵輪運營安全、旅客群體性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及工作機制。
五是著力推動郵輪綠色發展。郵輪行業政策分析,推廣使用技術先進、能耗低、安全環保的設施設備及清潔燃料。推進郵輪碼頭岸電供售電設施建設改造,鼓勵郵輪靠港後優先使用岸電。加快郵輪碼頭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建設,並做好與城市公共轉運、處置設施的銜接。
六是加快推進郵輪建造及配套裝備產業發展。郵輪行業政策分析,重點突破豪華郵輪設計建造技術,鼓勵合資合作方式,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加快實現首艘大型郵輪建造。鼓勵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的模式,推進郵輪設計建造逐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完善和優化郵輪建造配套供應鏈體系。
七是著力提升郵輪供應配套能力。郵輪行業政策分析,重點創新郵輪物資供應監管模式,充分利用出口退稅政策,擴大我國食品等物資供應國際郵輪的數量規模,優化國際採購物資在我國口岸供船的檢驗檢疫程序。支持上海等地建設郵輪物資供應全球採購綜合保障中心。
八是提升郵輪運輸旅遊服務水平。郵輪行業政策分析,重點完善郵輪運輸旅遊服務標準,提升旅客服務質量水平。
九是大力推動郵輪人才培養。郵輪行業政策分析,重點完善郵輪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教育水平,鼓勵校企等多方合作共同培養專業化、國際化人才,加強郵輪設計建造、郵輪及港口經營管理等人才隊伍建設。
未來我國郵輪行業的發展重點將會放在整體性發展規劃上,將會更加注重特色和差異,如天海郵輪、公主郵輪、皇家加勒比、星夢郵輪、諾唯真郵輪等這些國內外企業就將中國元素融入郵輪的設計與製造中,讓中國遊客在旅遊過程中體驗性更強。郵輪行業政策分析,從國內市場來看,出境游市場增長快速,郵輪旅遊在近年來成為遊客關注的出境游新方式,未來我國郵輪行業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
更多郵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郵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