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內13個郵輪港(上海、天津、廈門、廣州、深圳、海口、青島、大連、三亞、連雲港、溫州、威海、舟山)共接待郵輪969艘次,同比下降17.95%。中國已成為亞太地區郵輪航線的重要始發港和環球航線的重要掛靠港,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郵輪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成長性的市場。以下對郵輪行業投資分析。
郵輪遊艇旅遊平台的主要用戶是郵輪遊艇旅遊企業,郵輪遊艇旅遊市場的快速發展為本項目提供了潛在用戶基礎。郵輪行業分析指出,郵輪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一艘大型郵輪服務人員少則800人,多則2500人。郵輪上除了基本的餐飲和住宿外,還有各種娛樂活動、體育運動、休閒療養、觀光購物等。
郵輪服務人員結構占比
中國郵輪迅猛發展的十年,更像是郵輪市場的培育期,一旦拐點到來,市場便迅速做出反應,從熱門航線能看出一些端倪。新的郵輪可以設計更吸引遊客的產品,新的航線亦是如此。在旅遊產品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的大趨勢下,為更好地提升市場的吸引力,開發更多具有創新性的航線開始提上眾多郵輪公司的日程表。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郵輪行業投資。
行業發展政策利好
近年來我國郵輪遊艇旅遊行業利好性政策不斷增多,遊艇納入增值稅抵扣大大提高了企業購買遊艇的積極性。郵輪行業投資分析,三亞、廈門、珠海、青島等主要沿海旅遊城市紛紛出台了鼓勵郵輪遊艇產業發展的政策和項目,極大推動了當地遊艇產業的發展。
行業中缺乏龍頭企業
目前我國郵輪遊艇旅遊行業多數企業規模較小,缺乏龍頭企業,知名度較高且影響力較大的僅有三亞鴻洲國際遊艇會等極少數企業。郵輪行業投資分析,在平台方面,專業郵輪遊艇旅遊平台數量比較少,並且基本都不成氣候,因此行業後來者仍然有搶占市場的機會。
郵輪遊艇旅遊市場混亂
由於郵輪遊艇旅遊行業進入門檻較低,近年來郵輪遊艇旅遊企業數量快速增多,但多數企業以小微企業、個人公司為主,郵輪遊艇旅遊者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市場惡意競爭現象普遍。郵輪行業投資分析,現階段郵輪遊艇旅遊行業的盈利空間一再壓縮,不少企業處於極低利潤甚至虧損狀態。因此通過郵輪遊艇旅遊業務很難獲得較大利潤,甚至還存在較大的虧損風險。在這一背景下,郵輪遊艇旅遊平台通過集合遊艇企業再根據交易額抽成或者通過企業入駐收費等付費模式很難吸引到郵輪遊艇旅遊企業加入。
郵輪行業投資分析,我國在大型國際郵輪建造、運營方面基本還屬於空白。並且,目前我國正在海南試點的無目的地郵輪游,外資郵輪並不能涉及。而國產郵輪的建設,必將豐富我國郵輪產品。這兩年隨著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中國郵輪市場步入增速放緩的狀態已是共識,業內意識到需要利用這段「沉澱調整期」對郵輪產品進行重新規劃和布局,從而實現中國郵輪市場的真正可持續發展。
更多郵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郵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