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預計全球郵輪旅遊人次將突破3000萬人次。在經歷了2018年郵輪市場的低迷後,選擇留在中國市場的各大郵輪巨頭則踏上了突圍之路。以下對郵輪行業特點分析。
2018年我國13個郵輪港共接待郵輪969艘次,同比下降17.95%,郵輪出入境旅客合計490.7萬人次,同比下降0.98%。郵輪行業分析指出,其中,母港郵輪艘次、母港旅客人次、訪問港郵輪艘次均出現下降,尤其是母港郵輪艘次,同比下降近兩成。
2011-2018年中國郵輪港共接待郵輪及接待郵輪遊客量統計情況
從國家陸續出台的輪政策中,我們可以看出個政策對遊輪行業支持力度不小,而且從港口、基建、入境遊客簽證優惠等都給出了指導方向。可以說,中國郵輪正處於政策紅利窗口期。現從四大方向來分析郵輪行業特點。
一、建造業務集中歐洲地區,大型郵輪船廠與傳統海工船廠並駕齊驅
近十年來,全球共有20家船廠獲得了中小型郵輪的建造訂單,從地區分布來看,絕大部分的中小型郵輪建造船廠都坐落於歐洲地區,並且新簽訂單中80%的船舶都將在歐洲船廠建造。郵輪行業特點分析,從建造船廠來看,除了芬坎蒂尼、邁爾等幾家郵輪巨頭企業,Brodosplit、T. Mariotti、ASENAV等一些曾以漁船或者海工船為主營業務的船廠也接獲部分訂單,整個建造市場呈現出傳統郵輪巨頭與新進海工船廠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態勢。
二、歐洲船廠的資本運作和業務重組促進了中小型郵輪建造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船舶市場的不景氣使歐洲多家船廠資金鍊受到影響,並通過外部資本收購或業務重組的方式,轉型建造LNG船、豪華郵輪等高附加值船型。如STX法國船廠與挪威Vard集團分別被芬坎蒂尼集團收購,克羅埃西亞Uljanik船廠也通過出售股份的方式進行業務重組。郵輪行業特點分析,以挪威Vard船廠為例,被芬坎蒂尼集團收購後,其得到技術和人力的支持,實現業務重組,並成功完成了「漢薩自然」號和「漢薩靈感」號兩艘極地探險郵輪的建造任務;Uljanik船廠也是通過引入外部投資打通資金鍊,依靠其在豪華客滾船舶領域經驗,成功接獲了Scenic Cruises的極地探險郵輪訂單,開闢新業務。
三、郵輪建造船廠均具備多種船型建造經驗和專業的人才隊伍
郵輪行業特點分析,豪華郵輪不同於傳統船舶,既需要專業的人員、技術和設備,也離不開豐富的造船積澱。歐洲郵輪船廠普遍擁有豐富的造船經驗,邁爾、芬坎蒂尼等大型集團在郵輪領域擁有百年以上的建造歷史,擁有全球最領先的郵輪建造工藝,形成了一套自有的、成熟的郵輪研發、設計、建造體系。其他船廠則具備海工船、客滾船、極地航行船舶等建造方面的先進工藝技術和建造管理模式,或通過多次接觸郵輪修理業務,儲備了相應的人才。如智利的ASENAV船廠擁有40餘年的船舶造修經驗,該船廠除在海工船、拖船、活魚運輸船、渡船、漁船等船型設計建造上經驗豐富外,還長年為豪華郵輪和小型郵輪提供船舶修理服務,積累豐富的經驗,並在去年接獲了南美郵船公司Cruceros Australis的兩艘探險郵輪訂單。
四、郵輪建造產業呈集群分布態勢,產業與地區經濟實現產城融合
歐洲地區的郵輪建造產業還呈現出地區性集群分布的特點。郵輪船廠作為總裝企業,需要大量的供應商進行協同,因此在其周邊,大量配套供應商形成了郵輪配套產業園區。郵輪行業特點分析,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服務於郵輪建造產業的郵輪城鎮,實現了配套產業與地區經濟的產城融合。
在過去幾年的發展中,由於我國居民郵輪消費觀念尚未成熟,我國遊輪行業同樣經歷著陣痛期,雖然增速在不斷提升,但遊輪運營商以及下游分銷商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虧損。郵輪行業特點分析,縱觀他們的發展歷程,由於郵輪產業重資產的特性,在發展初期都離不開低成本搶占市場策略,以及在登陸資本市場後的快速收購完善全球布局的過程。
更多郵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郵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