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行業正處於最好的政策背景下,市場整體增速上升至4%左右,市場快速由藍海變成了紅海。截止2018年我國汽車總計銷量2887.9萬台,累計增速-1.9%。以下是整車市場前景分析。
2008年、2009年,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汽車產量連續兩年出現下滑。2010年起,受益於世界經濟的復甦以及中國、印度等國市場的快速拉動,全球汽車產量恢復至7813.35 萬輛。整車市場分析,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球汽車產量分別為8750.70萬輛、9068.31萬輛和9497.66萬輛,同比增長率分別為0.29%、3.63%和4.73%。
2017年,我國整車行業收入85333億元,同比增長6.2%,利潤總額6833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季度環比回落。從行業毛利率和利潤率指標比較,2017年2季度整車毛利率相對較低,從6月開始,逐月回升,12月毛利率達到17.75%,利潤率達到8.22%。今年3月整車毛利率環比回落0.31個百分點,但利潤率指標環比回升0.53個百分點,說明行業1季度仍受上游成本壓力影響較大,但通過費用控制等,導致利潤率指標環比改善。整車市場前景分析,預計2季度行業在原材料成本影響放緩下,整體盈利能力有望環比回升。
2018年,我國汽車總計銷量2887.9萬台,累計增速-1.9%。其中,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的銷量最好,但兩者占比之和僅為18.1%;而長城汽車1-11月累計銷量占比也僅達3.8%。消費者在當下的經濟大環境下延遲購車,增量市場乏力,存量市場換購周期延長,再加上各品牌廠商任務量偏高所致。車企和經銷商為了完成任務目標,紛紛採取降價措施。據網易汽車統計,2018年以來,多款汽車出現降價現象。其中,奧迪A6L 2018款 降價幅度最大,達6.67萬;其次是速騰X 2018款180TSI DSG臻享型,降幅達4.4萬。
從自主與合資品牌的發展歷程看,2010年之前自主品牌主打A0級車型,通過低價策略尋求合資品牌放棄的低端市場,試圖搶占市場份額,但在2010-2013年面臨合資的降價打壓,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減少,面臨較大壓力。2013年以後,以長城為首的自主品牌開始依靠SUV突圍,價格突破至10-15萬,SUV紅利給自主品牌迎來了量價雙升的發展機遇。但隨著2018年SUV市場增速放緩以及合資品牌SUV的相繼推出,自主品牌再次面臨增長瓶頸。
在自主品牌面臨巨大壓力背景下,自主高端品牌市場表現卻不乏亮點。吉利汽車發布的全新高端品牌領克表現優異,三季度及全年市場銷量達2.9萬和6.8萬輛,旗下各產品也具有不錯的銷量表現。其中,領克01三季度銷售1.8萬輛,全年累計銷售5.7萬輛;高性能轎跑SUV領克02三季度銷量也達到1.1萬輛。整車市場前景分析,與領克品牌一樣,長城汽車推出的WEY品牌拉動長城SUV總銷量的提升。前三季度WEY累計銷量為9.5萬輛,同比增長339.2%;其中三季度銷量為2.6萬輛,同比增長24.9%。
未來,政府將繼續加大對汽車後市場產業的扶持中國政府一直對活躍的汽車後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旺盛的汽車消費也為汽車後市場提供無限商機。到目前為止,汽車後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較高增長期。但由於比較傳統的汽車消費觀念,汽車後市場產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後勁略顯不足。為了更好的做大做強汽車產業,打造汽車後市場產業新的集群優勢,政府也有意通過政策扶持,積極引導,拉長汽車產業鏈。對國內各類汽車後市場展會給予補貼和優惠政策。
總的來說,2019年整車行業進入分化發展階段,產業鏈關注乘用車、物流車、動力電池及其材料龍頭。在終端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汽車製造商也將持續加大汽車電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滿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場消費需求,以取得更好的產品競爭優勢。以上便是整車市場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整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整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