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虛擬現實技術在全球範圍內掀起熱潮,成為推動各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我國緊跟發展趨勢,不斷出台政策推動虛擬現實產業發展。2022年發布的《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 (2022-2026 年)》,為產業發展指明方向,如今到了2025年,政策帶來的利好持續發力,虛擬現實產業正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
按照《行動計劃》設定的發展目標,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將實現巨大飛躍,總體規模預計超過3500億元,虛擬現實終端銷量也將突破2500萬台。在技術創新方面,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被列為重點突破方向。同時,計劃培育100家具備強大創新能力與行業影響力的骨幹企業,打造10個具有區域引領作用的產業集聚區,建成10個產業公共服務平台,開展10類虛擬視聽製作應用示範,打造10個「虛擬現實 +」 融合應用領航城市及園區,形成至少20個特色應用場景和100個融合應用先鋒案例,以此構建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形成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協同發展的繁榮格局。
推進關鍵技術融合創新:圍繞近眼顯示、渲染處理等多個關鍵細分領域,不斷優化 「虛擬現實 +」 的內生能力。通過強化虛擬現實與 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增強其賦能能力。同時,大力推進雲、網、邊、端協同能力體系建設,支持產業鏈上下游針對特定場景、具備商用潛力的應用技術開展協同研發,為虛擬現實產業的發展築牢技術根基。
提升全產業鏈條供給能力:全面提升虛擬現實產業各環節的產業化供給能力,從關鍵器件到終端外設,從業務運營平台到內容生產工具,再到專用信息基礎設施,都將進行全方位的升級。致力於研發高性能虛擬現實專用處理晶片、近眼顯示等關鍵器件,推動多樣化終端產品發展,提升終端產品在舒適度、易用性與安全性方面的表現。加大對內容生產工具開發的投入,提高優質內容的產出,以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
加速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以實現規模化與特色化融合應用為目標,深入推動虛擬現實技術在工業生產、文化旅遊、融合媒體等眾多行業領域的有機融合。鼓勵有條件的行業積極開展規模化應用試點,讓虛擬現實技術在更多場景中發揮作用,為各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建設共性應用技術支撐平台,聚焦行業共性技術,挖掘關鍵技術需求,依託行業龍頭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聯合攻關;建設沉浸式內容集成開發平台,為內容開發者提供全面的軟硬體工具箱,支持內容創作與生產,同時鼓勵建設開源軟體社區,培育創作者經濟;建設融合應用孵化培育平台,打造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構建融合應用標準體系:加強標準頂層設計,構建覆蓋虛擬現實全產業鏈的綜合標準體系。根據行業需求明確標準研製路線圖,加快健康舒適度、用戶信息安全等重點標準的制定與推廣,推動應用標準研究,鼓勵我國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提升我國在虛擬現實領域的國際話語權。
《行動計劃》的發布,在產業界引發了強烈反響,它不僅為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也預示著一場新的產業變革正在拉開帷幕。《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虛擬現實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在政策的持續推動下,虛擬現實產業將在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應用拓展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有望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各項目標和任務的逐步落實,到 2026年實現產業規模超3500億元的目標值得期待,虛擬現實產業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未來。
更多虛擬現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虛擬現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