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節剛過,安徽、江蘇、北京等地都出現了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受此影響,肉雞行情迅速下滑,近幾日毛雞價格慘跌到兩元一斤的大白菜價格,養雞人慾哭無淚。而在此時還偏偏遇上禽流感的新聞,真是雪上加霜。為了不讓病情繼續蔓延,南方一些地區關閉了活禽市場。因此從雞苗到終端雞肉,銷售都出現了大幅縮減,活雞銷售甚至出現停滯。
肉雞價格與銷量暴跌 養殖戶苦不堪言
郭建堂是河北省保定市的養雞大戶,他養殖的品種主要是白羽雞。今年,白羽雞由於供過於求,價格本來就處於低位。郭健堂為了養殖場的利潤,春節都沒過好,到處奔走銷售,一刻也沒閒著。本想能挽回跌價帶來的損失,沒想到,春節後爆發的禽流感疫情,不僅讓他的所有努力白白浪費,更讓本來窘迫的局面越來越糟糕。白羽雞的價格跌到了每斤2塊多錢,郭老闆的養殖場賠了個底掉。
郭建堂:我們養殖戶的雞都賣不出去,價格低迷。現在我賣屠宰場的價格就是2塊錢一市斤,我們養殖成本就3塊多,現在是賠本的,一斤賠一塊,五斤的雞就陪五塊,一個農戶養2萬隻雞就賠十萬。只能自己偷偷掉淚。
白羽雞價格暴跌,銷量也跌了整整一半,郭健堂說,一般情況下,屠宰場每天的日屠宰量都有十多萬隻,禽流感爆發後,一天只能屠宰四、五萬隻。郭老闆知道,這也不能怪屠宰場,誰讓最近電視上總是提醒大家預防禽流感,老百姓因為害怕,開始不吃雞肉了呢。終端市場沒有需求,屠宰場只能賤賣他們的雞。
郭建堂:如果禽流感不這麼折騰,價格不會低這麼多。電視上一報,弄得大家都少吃雞肉,消費拉不動,對終端市場影響太大。這事不能賴人家屠宰場,賣不動人家就要賤賣,回收毛雞的話就要便宜。所以說這麼一來,最倒霉的就是我們養殖戶。
在北方,白羽雞基本都賣給屠宰場,而在南方一些地區,毛雞則在活禽市場上直接賣給老百姓。南方活禽市場上售賣的毛雞大多是黃羽雞,禽流感暴發後,很多地區的活禽市場都相繼關閉,大量黃羽雞也因此斷了銷路。
安徽淮南青腳麻雞銷售商劉偉:現在價格就賣1塊多錢一斤,幾乎沒有銷量。安徽這塊兒大多數市場都關閉了,現在只能自生自滅了。
記者了解到,近期,黃羽肉雞價格跌幅高達43.35,再創歷史新低,以青腳麻雞為例,賣得好一些的也只有每斤2.47元,業內養殖戶虧損嚴重。劉偉自己也有一家養殖場,今年一下就賠了五百多萬。
劉偉:損失只能自己擔,我自己辦了一個養殖公司,賠了有五、六百萬,如果雞的數量多,那賠得更多。一隻雞的成本要貴的話,六斤重、七斤重的就20多塊錢,現在只能賣到一塊多,怎麼樣都是賠。
記者了解到,以前春秋兩季禽流感疫情高發期,各地疫情部門都會下來給養殖戶的雞打疫苗,可今年由於疫情異常嚴重,直接就把市場關閉了,把銷售商和養殖戶打了個措手不及。一些人丟了賺錢的營生,只能外出打工,大家都期盼著疫情可以早點結束。劉偉說,他有很多養殖微信群,這段時間,一些在南方養雞的同行,每天都去當地政府尋求支持和幫助,這也成了很多人心裡的一線希望。
為了度過這段艱難的日子,劉偉今年只能申請貸款。他算了算,想要挽回這幾天禽流感疫情帶來的損失,他至少需要一年多,甚至兩年的時間。
劉偉:還得繼續干,我一輩子心血都在上面。我現在在找銀行辦貸款,市場如果開通了,我們還能繼續干。如果一年掙不回來,那就兩年。
產能減少,未來或有轉機
雖然養殖戶們的遭遇讓人心疼,但是,通過這次禽流感疫情,也可以看出黃羽雞和白羽雞養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2016-2021年中國肉雞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認為,之所以這次疫情帶來的市場波動會牽連這麼多人,是因為現在國內黃羽雞規模化化養殖仍然落後。
馬麗媛:近年來國家對於食品安全、環保及規模化養殖等問題日益重視,本次流感疫情爆發為業內所有人士敲響了警鐘,國家所大力提倡規模化養殖和』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是黃羽肉雞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這有利於行業的長遠發展。
馬麗媛認為,此次禽流感,會使國內黃羽肉雞減少三分之一的產能,這樣的縮減可以改善黃羽雞產能過剩的現狀,從長遠來看,有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馬麗媛:由於產能過剩,近三年來黃羽肉雞價格逐年走低,現階段更是跌破了養殖戶的心理防線,養殖戶對後市普遍缺乏信心,補欄熱情十分低迷。此次禽流感使黃羽肉雞減少1/3左右的產能,有利於黃羽肉雞行業的健康發展。
更多肉雞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肉雞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