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雞肉存欄數已大幅提高10%以上。家雞源於野生的原雞,人類祖先對其至少通過4000年的時間馴化,才使得雞肉真正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以下對肉雞投資分析。
2019年我國在雞肉生產量和消費量大幅增長的同時,進口數量同樣大幅增加,近5年來首次出現雞肉產品貿易逆差,成為世界上的主要雞肉進口國之一,由於國內雞肉價格的大幅上漲,出口數量減少。2019年雞肉消費大幅增長,淨增長220萬噸左右,對豬肉缺口的替代率約為25%。
2015-2020年中國白雞產肉量走勢預測
雞肉食品是老百姓日常餐桌上最常見的肉食品之一,2016年全國雞肉消費量1300萬噸,市場規模近2000億元,可以說是一個大產業,目前A股市場肉雞行業上市公司已有9家,平均市值約80億元。現從四大優勢來了解肉雞投資分析。
公司將肉雞養殖多個生產環節有機融合,實行縱向一體化經營,有效地避免了市場上飼料、種雞、雛雞、肉雞的供求關係異常波動對生產的影響,使整個生產流程可控,增強了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在一體化自養自宰模式下,公司內部的各生產環節環環相扣、均衡生產、計劃性強,產品產量均勻穩定,能滿足高端客戶長期穩定的採購需求,有利於公司獲得大型訂單和優質客戶。
武夷山區優越的自然環境,省卻了公司不少防疫費用開支;一體化自養自宰模式,為公司實施規範的疫病防控措施奠定了基礎。公司擁有 20 餘年的肉雞飼養及疫病防控經驗,形成了以總畜牧師李文跡等業務骨幹為核心的專職獸醫及防疫隊伍,在內部建立了較完整的疫病防控管理體系。公司制定了嚴格的疫病防控制度,採取了消毒、預防、免疫、監測等衛生防疫措施;在養殖場內外環境管理、養殖過程、屠宰加工等生產環節中採取了「全進全出」、「封閉飼養」、「隔離空關」等生物安全措施,確保防疫體系安全、有效。截至目前,公司從未發生過疫情和重大禽病。即使在 2004~2006 年我國大規模禽流感發生期間,也未發生直接損失。
一體化自養自宰經營模式,為公司對食品品質和食品安全實施源頭控制奠定了基礎。公司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制定了嚴格的質量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獲得了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 ISO9001:2000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肉雞屠宰加工環節獲得了 HACCP 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公司對獸藥使用嚴格管理,制定了完善的獸藥控制體系,使公司雞肉產品的獸藥殘留完全符合國家要求。大型農戶在畜禽疾病的防控方面更加重視,違法成本更高因而較少發生食品安全事件。中國白羽雞養殖行業的集中度仍然較低,「委託—代理」關系所產生的監管問題不可避免,2012 年底的「速成雞」事件便由此引發。雖然美國大多數白羽雞企業也採用「公司+農場」的飼養模式,但規模化的農場比小農戶而言更容易監管。所以,一體化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不失為在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有效手段。
在一體化自養自宰經營模式下,公司將種雞養殖、種蛋孵化、肉雞飼養、屠宰加工等生產環節置於可控狀態,並通過各項生產管理制度,在各環節實現了規範化、標準化作業。按照生產計劃, 同一時間大批量出欄肉質、重量基本一致的肉雞,在此基礎上,公司在屠宰加工環節大量採用先進、高效率的自動化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實現了規模化經營,為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綜合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4年來,雞肉價格都在低位運行,白羽肉雞類上市公司為了走出低谷,應對行業嚴冬,也在積極的努力著。試圖通過「自救」來改變業績下滑的頹勢,用創新來推動行業的發展,目前來看,企業的自救效果已經逐漸體現出來。
更多肉雞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肉雞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