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社會服務的不斷優化,居民辦理社保業務的方式也在發生深刻變化。過去,辦理社保業務往往需要多次往返社保中心,耗時耗力。如今,銀行網點將社保服務融入其中,為居民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真正實現了「家門口」的便捷服務。這種創新模式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也為優化營商環境和構建智慧服務新生態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銀行行業競爭格局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分析報告》指出,在上海寶山區的大場鎮,全市首家社保主題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寶山大場支行正式對外營業。這一創新舉措是上海市社保中心與上海農商銀行基於「社銀直聯」合作項目的升級成果。社保主題銀行以「社保+金融」為核心定位,將社保概念融入銀行文化,將社保元素融入網點建設,將社保事項融合金融功能。通過設置「民申社」社銀直聯智能服務專區、社保網辦專區、社保貴賓服務室等區域,社保主題銀行實現了社保服務的「就近辦」「多點可辦」「全城通辦」,成為集專業性、功能性、體驗性於一體的特色服務新地標。
作為全市首批參與「社銀直聯」合作的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在現有合作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社保大廳線下業務在銀行網點的線上辦理。依託「一網通辦」平台,社保個人查詢列印、企業網辦業務指導、遠程業務辦理等高頻業務均可在銀行網點輕鬆完成。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不僅提高了辦事效率,也為居民提供了更加靈活的服務選擇。
上海農商銀行是全市服務老年客群最多的金融機構之一,目前已建成58家養老特色網點。針對老年人依賴線下物理網點與人工服務的特點,該行正在加快全行網點硬體設施的適老化改造,使各項設施更加便利化、人性化。同時,該行進一步建設以養老金融特色網點為主陣地的老年人友好型服務渠道,計劃至2025年末建成100家養老金融特色網點。通過打造「六專」服務機制,構建特色化適老服務模式,上海農商銀行真正從細微處滿足老年人的實際需求,為老年人提供有溫度、有耐心的解決方案。
上海農商銀行不僅關注金融服務的專業性,更注重服務的社會價值。通過深度調研,該行推出了「心家園」公益服務品牌,陸續推出健康關愛、居家生活、公益服務等適老服務項目。以社區適老公益服務為圓心,以「金融為民,服務社區」為目標,上海農商銀行打通了助老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此外,該行還積極參與適老服務的先行先試,成立「心家園」老年大學,參與「一鍵打車智慧出行」服務,組建「養老金融服務體驗官」隊伍,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關懷。
社保主題銀行的推出,標誌著金融與社保服務的深度融合,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通過線上線下結合、適老化改造以及公益服務品牌的打造,上海農商銀行不僅優化了服務模式,更體現了金融服務的溫度與情懷。未來,隨著更多創新舉措的落地,銀行服務將繼續為居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與溫暖。
更多銀行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銀行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