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成為了我國主要的運輸方式之一,主要承擔大數量、長距離的運輸。2018年以來我國水運貨運量穩定增長,全國沿海港口總吞吐能力均約增加20億t。以下是水運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實施,沿海港口、內河水運成為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現跟隨筆者來看水運行業政策及環境:
1、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部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提出探索高速公路分時段差異化收費政策之後,四川、湖北、甘肅、陝西等省市也相繼出台了高速公路收費政策,在ETC領域各出奇招,緊跟國家政策趨勢。
3、《港口岸電布局方案》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國沿海和內河主要港口以及船舶排放控制區內港口50%以上已建的貨櫃、客滾、郵輪、3千噸級以上客運和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專業化泊位,具備向船舶提供岸電的能力。水運行業分析,鼓勵岸電需求較大、基礎條件較好的港口爭取實現100%的泊位岸電覆蓋率。按照這一目標,到2020年底,將在全國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區港口共布局493個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能力的專業化泊位,其中沿海366個、內河泊位127個。經測算,這個《方案》實施後,船舶靠港期間二氧化硫排放量預計每年可減少6萬噸,氮氧化物減少11萬噸,PM2.5減少0.8萬噸。
2017年,我國擁有水上運輸船舶16.59萬艘,比上年末減少3.5%;淨載重量27244.29萬噸,增長5.7%;平均淨載重量1642.16噸/艘,增長9.5%;載客量101.73萬客位,減少1.5%;貨櫃箱位260.40萬TEU,增長12.3%;船舶功率7259.68萬千瓦,增長2.8%。
從貨運量來看,2017年12月,全國水路貨運量達到5.33億噸。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全國水路貨運量達到66.57億噸,累計同比增長4.3%,增速環比回落1.2個百分點,同比加快0.6個百分點。
從客運量來看,2017年12月,全國水路客運量達到0.20億人。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全國水路客運量達到2.84億人,累計同比增長4.1%,增速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同比提升4.0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水運市場主要集中在渤海灣、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北部灣四大區域,還有海南旅遊區。水運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隨著休閒遊的升級發展,水運旅遊正從濱海觀光向濱海度假轉變,從近海休閒向遠洋度假轉變,海島開發的廣度和深度得到加強,我們預計未來我國水運行業將實現穩定正增長,區域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
總的來說,我國水運主要承擔大數量、長距離的運輸,是在幹線運輸中起主力作用的運輸形式。未來,各項惠民措施的實施,降低了水運業成本、實惠人民群眾出行作出了重要貢獻。未來,我國有望實現水運業的現代化,「制度創新」將成為最有效的措施。以上便是水運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水運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運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