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數據中心 >> 行業數據 >> 2014年我國最新壽險同業交流數據分析

2014年我國最新壽險同業交流數據分析

2015-01-23 13:37:5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1月22日,記者獲得一份最新壽險同業交流數據,其中2014年中國人壽、平安壽險、新華保險、太保壽險、泰康人壽、太平人壽的規模總保費分別為3400餘億元、2300餘億、1100餘億元、1000餘億元、900餘億元和660餘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和新華人壽近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保費公告稱,2014年未經審計的保費收入分別為3312億元、1734億元和1099億元。由於涉及上市公司,同業數據僅可供作為部分參考,並不能做投資行為直接依據。

  國壽、平安個險新單期繳均超90%

  依據同業數據,中國人壽2014年超3300億元的規模保費收入中,個險渠道收入超2000億元,占比60%以上。其中300多億的個險新單中,躉交僅占8%左右;期繳則有超過90%的高比例。

  而平安壽險2014年的同業交流數據顯示其2300餘億元(注意:平安公告為1740億元)的收入中,個險渠道收入同樣超過2000億,占比接近90%。400餘億元的個險首年新單中,躉交、短險均只有個位數和兩位數的量級,同樣採取了大賣期繳的戰略,期繳占比與國壽一樣均超90%。

  而同業數據顯示的個險新單中,國壽10年期以上保費收入占比超過60%;平安壽險收入此項的占比也同樣高達65%以上。但國壽5年期收入占比達到25%以上;平安沒有這一統計項,而是顯示1-4年期收入超90億,占比超過20%,5-9年期收入占比僅5.6%。

  此外,記者從泰康人壽同業數據中發現,其個險新單10年期以上保費占比高過國壽和平安,在85%以上,但絕對值為72億元。也就是說,泰康人壽的個險首年收入82億元,其中躉交7.3億,2-9年期產品收入僅3億元,其餘72億元均為10年期以上產品。規模不大,但結構優於前述兩家行業龍頭。

  同業數據顯示,拉開國壽與平安距離的還是在銀保。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金融保險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國壽銀保渠道錄得保費收入近1000億元,平安壽險僅為130餘億元。「這屬於業務結構調整的問題,因為要應對前些年積累下的周期,2014年幾百億的躉交還得繼續維持現有的規模。但是在逐年下降,力爭到2016年控制到極少量甚至不做了。」國壽一位高層近期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

  「銀保對拉動規模作用非常大,該渠道也便於調節,銀行的支持與限制對保險公司的影響也比較大。」一家排名前十的壽險公司高層對本報記者說。

  「國壽歷史上銀保躉交最高到過1300億,2013年約700億,今年和明年要控制在700億以下,市場份額下滑主要是銀保躉交的下降,結構調整有一定成效。」中國人壽總裁林岱仁在近期公開發言稱。

  平安個險規模已經追趕上了國壽,從2014年初趨勢初現。

  中國人壽2014年1月總保費收入超800億元,根據當月同業數據,國壽分別在個險總保費、個險續期、銀保期繳以及銀保續期繳均呈下滑趨勢。而個險渠道上,平安壽險在個險總保費、新單和續期上的1月數據分別為381億、114億、267億,超過國壽的348億、93億、255億。而根據2013年同業數據,國壽全年個險渠道總保費收入為2004億元,平安人壽為1888億元。

更多壽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壽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