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多家社會監測機構了解到,2月28日24時我國成品油將迎來今年第四個調價窗口,近期國際油價漲幅微弱,導致原油變化率持續正值低位波動,所對應的成品油上調幅度不足每噸50元,屆時調價擱淺或是大機率事件。
22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發布數據顯示,歐佩克成員國減產協議執行率高於90%。此外,俄羅斯等產油國的減產態度也較為誠懇。
但美國頁岩油的增產高潮則讓這一利好大打折扣。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2月2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周,美國活躍油田鑽井數已連續六周攀升,達到602座,刷新了2015年10月以來的高點。
在此之下,國際油價表現波瀾不驚,振幅收窄至每桶1美元左右。
據《2016-2021年成品油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了解,國內油價調整參考的原油變化率也隨之低位波動。據監測模型測算,截至2月24日收盤,國內第9個工作日的參考原油變化率為0.86%,對應汽柴油的上調幅度為每噸40元。安迅思當日監測的數據為0.85%,對應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幅度約為每噸35元。
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由於僅剩1個工作日的時間,故而2月28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或遭遇擱淺。」分析師表示,目前,國際原油市場方面,減產利好與美國原油庫存增加等消息持續互相博弈,下個周期國際原油走勢依舊缺乏明確的指引,國際油價繼續窄幅震盪的機率較大,因此,預計下周期,即3月14日24時調價窗口開啟時,國內成品油限價的調整極有可能繼續擱淺。
不過,由於當前市場預測的調價幅度與調價門檻相去不遠,業內人士認為,從目前來看,本輪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不作調整,但如若後期原油期貨收盤均漲每桶1美元,則本輪油價將壓線上調每噸50元。
更多成品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成品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