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可分為石油燃料、石油溶劑、化工原料等,在交通運輸領域發揮著主導性作用。2018年我國原油加工量達59850.43萬噸,比去年3.15%的增速有所上升,以下是成品油行業產業布局分析。
2017年,我國成品油消費恢復增長,全年消費量3.22億噸,同比增長2%,較2016年增加3個百分點,但增速呈現出少見的汽降柴升。其中,汽油消費量1.22億噸,同比增長 2.03%,降至2006年以來的最低點,而柴油消費量1.67億噸,增速1.24%,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
2018年,隨著中石油雲南石化、中海油惠州二期投產及部分地方煉廠擴能,煉油總能力同比增長4.15%達到了7.48億噸/年。成品油行業分析指出,對應地,近年來我國原油加工量增幅擴大,使成品油市場資源供過於求。2018年,我國我國原油加工量為5.68億噸,同比增長4.95%,增速回升。
目前,我國成品油市場已經基本形成穩定的格局,以三桶油為首的市場格局,以及湖南等產油大省分布的地煉廠為市場補充,格局基本已經穩定下來,短時間內也很難有大的變化,由於石化行業需求的相對穩定,整個行業基本已經處於成熟期,現從全國、湖南、山東發展情況分析成品油行業產業布局:
1、全國區域:汽油、柴油作為傳統燃料廣泛用於各種車輛。近年來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與汽車駕駛員人數快速增長,到2018年底,我國民用汽車擁有量已達到16284萬輛,基數較大,對汽柴油消費產生持續、大量的需求。
2、湖南省區域:隨著湖南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湖南省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從而帶動汽柴油批發、零售行業的發展。到2018年,湖南省汽車保有量從211.06萬輛增加至516.60萬輛,年均增長61.11萬輛,年複合增長率為19.61%。
3、山東省區域:柴油消費主要用於商用汽車、工程機械等,因而柴油消費量情況與固定資產投資關聯性較強。2010年至2018年,湖南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9821億元增長至2595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1.45%。
成品油行業產業布局指出,隨著我國煉油能力不斷提升,我國成品油資源供應過剩狀況愈發嚴峻。預計到2020年我國煉油能力將達到8.8億噸/年,考慮油品出口等因素,屆時我國淨過剩煉油能力將達到1.4億噸/年,相比2018年(0.77億噸/年)幾乎增加一倍。
煉油能力過快增長直接導致中國成品油市場環境發生根本轉變,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迅速向買方市場轉變。雖然與原油掛鉤的成本加成定價機制仍將發揮重要作用,但具體市場價格水平已不再由供應成本決定,而是取決於市場需求狀況,誰能用最小的成本滿足市場需求、創造最大的市場價值,誰就會贏得市場發展空間,並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
我國是原油資源相對貧乏,經濟體量龐大,是原油進口大國。自從2009年以來,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波動上升,從51.9%上升到2018年的67.4%。預計2019年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將逼近70%,未來我國成品油出口量將越來越多,中石化、中石油、中國中化和中海油等石油央企也將進一步加強自己的成品油出口的步伐,以上便是成品油行業產業布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成品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成品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