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物製藥公司排名數據統計分析,生物製藥公司排名分別是國藥丶雲南白藥丶白雲山丶康美丶哈藥丶安迪蘇 丶天士力丶復星丶 同仁堂和恆瑞。以下是生物製藥公司排名詳細名單。
國藥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醫藥健康產業集團,打造了集研發、製造、物流分銷、零售連鎖、醫療健康、工程技術服務、專業會展為一體的大健康全產業鏈。旗下擁有720家子公司和國藥控股、國藥股份、國藥一致、天壇生物、現代製藥、中國中藥6家上市公司。2008 - 2017年,集團營業收入、資產總額年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25.06%和30.81%。2017年,集團營業收入3500億元,同比增長10.25%,集團影響力不斷提升,位列2017世界500強榜單第199位。集團規模、效益和綜合實力繼續保持國內醫藥行業領先地位,連續第四年度獲得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
國藥集團擁有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醫藥流通配送網絡和與國際水平接軌的30個配送中心,是國內大型生物醫藥研發、生產企業,承擔了80%以上的國家免疫規劃用疫苗的生產任務。集團建立了生物製藥、麻醉精神藥品、抗感染藥、抗腫瘤藥、心腦血管用藥、呼吸系統用藥等生產基地和藥材基地,擁有國內領先的應用性醫藥研究機構和工程設計院。2010年,國藥集團被評為國家創新型企業。
從1980年開始國藥集團先後與多個國際著名醫藥企業建立了中國大冢製藥有限公司、華瑞製藥有限公司、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中美施貴寶製藥有限公司、蘇州膠囊有限公司等20家合資企業,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合作關係,開展了多項國際技術合作,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
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3日經雲南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雲體(1993)48號文批准,雲南白藥廠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成立雲南白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雲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登記。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審字(1993)55號文批准,公司於1993年11月首次向社會公眾發行股票2,000萬股(含20萬內部職工股),定向發行400萬股,發行價格3.38元/股,發行後總股本8,000萬股。1996年10月經臨時股東大會會議討論,公司更名為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2006年5月29日實施股權分置改革。公司股票簡稱雲南白藥,股票代碼000538,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為深圳證券交易所。1996年10月經臨時股東大會會議討論,公司更名為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被評為「2009年全國國有企業典型」,是歷次評選中唯一入選的雲南企業和醫藥行業企業。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公司已從一個資產不足300萬元的生產企業成長為一個總資產76.3億多,總銷售收入逾100億元(2010年末),經營涉及化學原料藥、化學藥製劑、中成藥、中藥材、生物製品、保健食品、化妝品及飲料的研製、生產及銷售;醫療器械(二類、醫用敷料類、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日化用品等領域的雲南省實力最強、品牌最優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
公司產品以雲南白藥系列和田七系列為主,共十種劑型七十餘個產品,主要銷往國內、港澳、東南亞等地區,並已進入日本、歐美等國家、地區的市場。「雲南白藥」商標於2002年2月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廣州白雲山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於1973年,1992年11月經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廣州白雲山製藥總廠等五家企業通過改制成立股份制企業,1993年11月作為廣州市首批上市公司之一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現擁有總股本4.69億元。2007年銷售規模達36.1億元,2008年銷售規模超過40億元。廣州白雲山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坐落在林木蔥鬱、風景秀麗的白雲山東麓,是我國著名的園林式企業。公司於1993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股票並上市,是我國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現公司屬下有九家製藥生產企業,總資產超過25億元,年銷售收入達20多億元,實現利稅總額近3億元,是我國製藥行業最具實力的大型知名企業。被國際權威機構評為2002年78家醫藥類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第一名,核心競爭力第四名,公司價值第五名。
公司是於1992年經廣州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穗改股字[1992]11號文批准,在原廣州白雲山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屬下廣州白雲山製藥總廠等五家製藥廠的基礎上改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並按國家體改委改生[1992]31號文件確立為規範化的股份制企業。本公司於1993年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審字(1993)31號文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深證所字第265號文批准,向社會公眾發行股票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000522。
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為「康美藥業」(上交所:600518)。1997年,由民營企業家馬興田先生創立位於廣東省普寧市,當時是「廣東康美藥業有限公司」。2000年,開始進行股份化改組。是集藥品、中藥飲片、中藥材和醫療器械等供銷一體化的大型醫藥民營企業之一。公司已通過股權分置改革。
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美藥業」)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以中藥飲片、化學原料藥及製劑生產為主導,集藥品生產、研發及藥品、醫療器械營銷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藥企業、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1年3月康美藥業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600518;公司現有總股本76,440萬股,總資產222億元,淨資產120億多元。2008年康美藥業實現營業收入17億多元,實現稅利3億多元。康美藥業先後通過了化學藥GMP,中藥GMP、GSP認證,以及ISO14001、ISO9001和GB\T28001等管理體系認證。康美藥業擁有1個化學藥品生產基地、2個中藥飲片生產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基地、1個中藥飲片物流配送中心、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總投資10多億元的中藥物流配送中心和具有中醫特色的綜合醫院項目正在施工建設。
哈藥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控股的中外合資企業。擁有2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眾公司(即哈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哈藥集團三精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和27家全資、控股及參股公司。員工2萬餘人,註冊資本共計37億元,資產總額119億元。哈藥集團融醫藥製造、貿易、科研於一體,主營業務涵蓋抗生素、化學藥物製劑、非處方藥品及保健食品、中藥、生物工程藥品、動物疫苗及獸藥、醫藥流通七大產業領域。
哈藥集團是集科、工、貿為一體的大型企業,現擁有1個控股上市子公司、13個全資子公司。集團現有職工2.01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760名,占職工總數的23.8%。集團共生產西藥及中藥製劑、西藥原料、中藥粉針、生物工程藥品、滋補保健品等6大系列、20多種劑型、1,000多個品種。200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8億元、工業增加值12.4億元、營業收入66.5億元、利稅10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56%、13%、44%和84%,連續三年實現快速跨越式發展。
始創人Marcel Lingot先生當時剛從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大學(Ecole Polytechnique)畢業,懷揣著對動物飼料的滿腔熱情開辦了公司,致力於生產動物營養添加劑,很快便以科芒特里工廠生產的優質蛋氨酸和維生素A而聲名鵲起。時至今日,科芒特里工廠仍在運作。
此外,憑藉出色的創新能力、嚴格的質量控制和不俗的業績表現,公司於1971年被羅訥普朗克公司收購,成為其旗下的動物營養分部。20世紀80年代,羅訥普朗克不斷進行國際擴張,相繼設立三個歐洲分支機構和美國工廠。2002年,公司從羅訥普朗克集團獨立,正式採用「安迪蘇」作為公司名稱,在科芒特里的營養研究專業中心(CERN)集中進行動物營養研究。2006年,安迪蘇加盟中國新化學材料和專業化學領域的領軍企業——藍星集團,並於同年在法國土魯斯創立生物科技研發中心CINAbio。
◆ 2008年,安迪蘇和藍星集團決定在中國投資建造新工廠,並定期持續在歐洲投資以更新和完善工業生產設備。
全球擁有1,200名員工的安迪蘇致力於更好地投資,嚴格監控生產及產品的質量,確保客戶及其夥伴能夠良好地運作。
天士力控股集團成立於1994 年5月,現已發展成為以大健康產業為主線,以製藥業為中心,涵蓋科研、種植、生產、營銷等領域的高科技企業集團。截至2007年底,集團資產總額85億元,累計利稅37億元。200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2.46億元,工業總產值19.46億元。
天士力建立「沒有圍牆的研究院」,堅持「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成果所有、利益共享」的合作原則,堅持走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發展道路,不斷打造核心競爭力。形成了由心腦血管系統用藥、抗腫瘤與免疫系統用藥、胃腸肝膽系統用藥、抗病毒與感冒用藥構成的產品體系。現代中藥——複方丹參滴丸、養血清腦顆粒,化學藥——蒂清、水林佳等已成為一批知名產品,複方丹參滴丸已連續六年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位居全國單產品銷量之首。
天士力實施智慧財產權保護戰略,構築起由「核心專利、外圍專利、防禦專利、競爭專利」構成的複合型、網狀專利保護體系。2004年榮獲「全國專利工作先進單位」。截至2007年底,國內申請專利830件,其中發明專利725件,國際申請PCT專利23件。
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在東南亞、歐洲、北美洲、非洲形成重點區域市場。主要產品在34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商標註冊,複方丹參滴丸正在進行美國FDA和歐盟EMEA Ⅱ、Ⅲ期臨床試驗,進展順利。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復星醫藥」,證券代碼600196),成立於1994 年,1998年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在中國醫藥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的上市公司。自1998年上市以來,復星醫藥在十年內淨利潤增長了十倍,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9%。淨資產、淨利潤均名列中國醫藥上市公司前列,已成長為擁有製藥工業、醫藥商業、醫學診斷和醫療器械四大業務板塊的大型專業醫藥產業集團。
以歐美市場為目標,高難度仿製藥為主攻方向,復星醫藥凝聚了來自美國該領域國際頂級的科學家和研發人員,建立了普適公司、重慶醫藥工業研究院、上海復星新藥研究有限公司、重慶復創醫藥研究有限公司等藥物研發基地,提升了復星醫藥在全球醫藥主流市場的競爭能力。復星醫藥的製藥企業每年投入占工業銷售額的5% - 7%作為研發費用。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五百多名專職研究開發人員。
復星醫藥率先逐步達到國際cGMP標準。從生產供應歐美市場的原料藥到製造歐洲標準的製劑,復星醫藥的主要原料藥生產線與部分製劑生產線已通過包括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歐盟GMP、世界衛生組織(WHO)等的質量體系認證,進入全球主流市場。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市政府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國有獨資公司。同仁堂始創於1669年,至今已有349年的歷史。北京同仁堂始終堅持「以現代中藥為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業,成為國際知名的現代中醫藥集團」的發展戰略,以「做長、做強、做大」為方針,以創新引領、科技興企為己任,形成了現代製藥業、零售商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構建了六個二級集團、三個院和兩個儲備單位的企業架構,目前擁有三家上市公司。集團共擁有藥品、醫院製劑、保健食品、食品、化妝品等1500餘種產品,28個生產基地,83條現代化生產線,一個國家工程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隨著同仁堂的快速發展,品牌的維護和提升、文化的創新與傳承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已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仁堂既是經濟實體又是文化載體的雙重功能日益顯現。
江蘇恆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醫藥創新和高品質藥品研發、生產及推廣的醫藥健康企業,創建於1970年,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16年底,全球共有有員工12000多人,市值超千億元,是國內知名的抗腫瘤藥、手術用藥和造影劑的供應商,也是國家抗腫瘤藥技術創新產學研聯盟牽頭單位,建有國家靶向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得國家重大專項課題28項。
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九部委聯合評審選出「國家第一批創新企業百強工程試點企業」,恆瑞醫藥成功入選。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0.9億元,稅收20.6億元。
在市場競爭的實踐中,恆瑞醫藥堅持以創新為動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公司每年投入銷售額10%左右的研發資金,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多地建有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構。截至2016年底,公司的研發團隊已有2100多人,其中包括1300多名博士、碩士及100多名海歸人士,有5人被列入國家「千人計劃」,7人被列入「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近年來,公司先後承擔了4項國家863計劃重大科技專項項目、12項國家火炬計劃、國家星火計劃項目,有20項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已有2個創新藥艾瑞昔布和阿帕替尼獲批上市,一批創新藥正在臨床開發。截至2017年7月,公司先後申請了400餘項國內發明專利,100餘項PCT申請,其中獲得國內發明專利授權90件,PCT授權130件。
隨著生物製藥行業的不斷發展,生物製藥企業會加速優勝劣汰,缺乏技術優勢、經驗積累的生物製藥小企業會被逐漸淘汰,政府也會通過加強引導行業標準建設來促進行業的整合和企業的優勝劣汰,政府引導功能非常明確,會加強對現有企業的整合,扶持龍頭企業做強做大。以上便是筆者對生物製藥公司排名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生物製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物製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