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消費升級與產業調整交織的大背景下,中國白酒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2024年春季,成都糖酒會與瀘州酒博會兩大盛會同期舉辦,頭部企業密集發布新戰略、新產品,折射出行業從傳統賽道向多元化場景拓展的轉型路徑。低度潮飲、國際品牌深度對接、精細化運營等關鍵詞成為焦點,預示著白酒產業正以更開放的姿態重構價值生態。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白酒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糖酒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低度酒市場規模已從2020年的200億元增長至570億元。蜂蜜酒、藍莓氣泡酒等創新品類搶占展會C位,特調雞尾酒與精釀啤酒展區人流絡繹不絕。頭部白酒企業加速布局年輕消費市場,推出微醺甜品口感的奶泡酒、果味氣泡黃酒等產品,通過低度化、潮流化策略打破傳統邊界。國際品牌參與規模持續擴大,50餘國約2000個海外酒類品牌參展,葡萄酒、烈酒與本土創新品類同台競技,推動產業向多元化方向升級。
在行業深度調整期,企業通過市場分級實現資源精準配置。某知名白酒企業將全國地市級市場劃分為堡壘、先鋒、潛力三類,以「一城一策」匹配渠道運營,聚焦宴席與團購場景提升動銷效率。存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20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貨總額達1363.5億元,同比增長12%。企業通過產品線分層策略應對庫存壓力——高端品牌錨定800元以上價位帶,中端聚焦300800元價格區間,形成差異化競爭壁壘。
糖酒會開通首趟國際貨運專列,荷蘭進口酒類直達成都市場;酒博會主賓國塞爾維亞組織10餘家酒企參展,推動本土品牌與國際標準接軌。行業報告顯示,國產酒占據國內98%的消費量,但品類競爭持續加劇:啤酒和白酒占總銷量超九成,其餘酒種加速搶奪細分市場。企業通過強化名酒產區、非遺釀造技藝等稀缺資源表達品質價值,某頭部企業更提出「質量優先於增長」的戰略轉型路徑。
面對行業分化加劇的挑戰,企業普遍呼籲摒棄內卷式競爭,轉向「共生共贏」模式。一方面通過酒旅融合與文創業態拓展消費場景邊界;另一方面以健康表達、文化賦能重塑品牌認知。20家白酒上市公司平均銷售增速10%,顯示市場仍在溫和擴容,但增長邏輯已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沉澱。行業專家指出,未來十年新酒飲將邁入高端化階段,而存量競爭的核心命題是「消費者定義價值」,企業需以長周期視野構建科技、健康與文化融合的產業生態。
總結來看,當前白酒行業的轉型路徑清晰:通過產品創新滿足年輕群體需求,藉助精細化運營提升效率,依託國際化拓展市場縱深。在行業深度調整期,「質量為本」成為共識,從釀造技藝到生活方式創意的轉變,正在重塑中國酒業的競爭格局與價值內涵。
更多白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白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國金證券研報稱,當下白酒行業景氣度在企穩的基礎上乍暖復甦,通過詳細復盤2011—2016年白酒行業的景氣周期與庫存周期,以及轉折期時龍頭酒企的量價決策,為當下白酒板塊投資提供參考。當下與上一輪轉折期的相似性:底部企穩、只待右側復甦催化:2024年9月的政策轉向托底了白酒景氣預期的下限,春節反饋已印證行業景氣度步入下行趨緩階段、與2015年相似,彼時形成了中期拐點的預期,但具體節奏仍待觀察政策落地斜率。進一步地,近期兩會召開、消費相關政策陸續落地,市場對復甦預期加速夯實、與2016年相似。投資建議:當下板塊並未Price-in過多的復甦預期,對酒企中期EPS、對飛天茅台批價預期仍偏謹慎,預期仍待數據印證修復,這也是白酒板塊潛在進攻性的來源,此輪行情不止於此的根源是復甦本身具備確定性。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