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土地成交量4月漲幅顯著 房企追高拿地或存風險

土地成交量4月漲幅顯著 房企追高拿地或存風險

2019-01-01 09:24:50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自3月份以來,熱點城市土地市場明顯升溫,尤其是熱點一二線和強三線城市土地競拍市場普遍回暖。五一小長假剛過,不少城市的土地市便開始熱鬧起來。在5月8日成交的32宗地塊中,除極個別地塊為底價成交外,高溢價率成交地塊占據多數。

  土地成交量4月漲幅顯著

  從土地成交的分布上來看,長三角區域持續高居首位,中西部熱度持續上升。從城市排行榜來看,一二線城市仍為房企投資拿地的重心,4月漲幅顯著。

  2019年1~4月,全國土地成交金額TOP10城市中,杭州僅4月的土地成交額就達379億元,前4月累計成交總額達850億元,高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武漢662億元,北京617億元、天津526億元、蘇州506億元。

  作為西部重點城市,西安土地市場趨於火熱,前4月成交土地規劃建築面積達1700萬平方米,位居首位,且4月漲幅顯著。此外,從城市土地成交總價的同比和環比變化來看,部分城市或有回暖跡象。

  記者注意到,4月份全國土地成交規模加速上升,其中杭州、武漢、蘇州表現亮眼。4月份整體延續2019年一季度末回暖態勢,土地成交同環比均呈現上升趨勢,土拍市場競爭加劇,溢價率也有所回升。

  雖然一季度多數房企拿地意願相對較弱,但進入到二季度初,部分房企迫於提升銷售目標壓力,依然需要擴充土地儲備。而且隨著2019年初以來行業融資環境的邊際改善,企業資金面承壓態勢有所緩解,房企資金壓力減輕,拿地意願或有所增強,進而帶動土拍市場小幅回溫。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首先從成交數據來看,一季度頭部房企拿地方式出現變化,比如碧桂園,自2018年下半年起就開始「控速」,拿地節奏顯著放緩,4月份雖然拿地面積顯著,但較去年明顯更加趨穩。

  相比之下,第二陣營的房企拿地比較活躍。前4月融創以625億元的拿地總金額躍居榜首,在環渤海和中西部均居首位,且拿地主要集中在太原、重慶、武漢、天津等二線城市;新城控股以拿地金額385億元位居第三,且在長三角位居榜首。

  2019年1~4月,TOP10房企拿地總額3213億元,占TOP100房企的36.3%;TOP30房企拿地總額5970億元,占TOP100企業的67.5%。由此可見,龍頭房企獲取土地資源優勢不減,行業集中度明顯。

  一個顯著現象是,房企拿地開始向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環渤海四個城市群靠攏。從各城市群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持續居首,房企拿地金額1324億元,高居首位;而受人才落戶政策實施、地區經濟崛起以及產業轉移等因素影響,中西部地區土地市場持續升溫,逐漸成為房企土儲布局的重點,TOP10企業拿地面積高達3871萬平方米,持續位居榜首。

土地資訊

  房企追高拿地或存風險

  從企業角度看,土儲規模的擴張並不意味著利潤。按靜態測算利潤率的話,拿地激進的企業如果今年開盤銷售,基本不賺錢。高價拿地使得利潤淨率降了很多,只有規模沒有利潤,對企業來說還是比較難受的。」

  如5月8日,榮盛以溢價率68%、總價8.84億元獲得蘇州吳中區地塊,成交樓面價14263元/平方米。記者查閱周邊房價發現,該地塊周邊目前在售項目價格15000元~18000元/平方米,而周邊二手房價與新建住宅幾乎持平。

  熱點城市在「穩房價」基調下普遍實行限價、限簽、限購等政策,加之房企不願降低預期,高價拿地的項目項目普遍面臨入市困難。同時,部分城市對高端項目需求不高,高地價項目也存在著較大的去化壓力。

  此外,2019年起房企進入集中償債高峰期,流動性風險仍在加劇。這些企業拿這些地,未來會有些風險,還會被套一年兩年。回看2017年,高價拿地的項目入市仍然不樂觀,這個時候企業還是應該吸取前幾年的教訓,不能盲目樂觀。對於小型房企而言,也是被逼無奈,不拿地就沒有儲備,資金不投出去也對抗不了通脹;企業壓力比較大,必須加速市場布局,否則未來沒有市場份額,才是最危險的。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