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9年5月2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均提高50元。折合成升價,92#汽油、0#柴油均上調0.04元/升。
經過本輪零售限價上調,本年度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歷11次調整,其中8次上調,2次下調,1次擱淺。漲跌互抵後,汽油累計上調幅度達850元/噸,柴油累計上調幅度達835元/噸,折合成升價,92#汽油累計上調0.67元,0#柴油累計上調0.71元。
分析師5月27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計價周期末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及美國原油庫存報告的利空壓制原油價格寬幅下挫,國內調價預期正向幅度隨之收窄。個別地區汽油價格此前低於7元/升,在本次調價落實後,國內92#汽油每升價格將全面進入7元時代。
從下游用車成本來看,按照月跑2000公里、每一百公里耗油8升的車型估算,調價後私家車主每月將增加6.4元左右的用油成本。物流運輸方面來看,以載重50噸的卡車為例,重載行駛百公里油耗在40L左右,月跑10000公里,調價兌現後月度油耗成本將增加160元左右。因此次油價上調幅度較弱,下游用油成本僅小幅上漲。
目前原油市場利好消息面匱乏,國際油價後市上漲空間有限,就目前測算而言,新一輪計價周期變化率或以負值開場。國內需求方面,長江以南地區依舊處於雨季,終端開工率受到影響,柴油需求或依舊疲軟。汽油層面,月初端午節小長假來臨,短途自駕游出行人數增加,需求將有階段性好轉。綜上所述,在國內外暫無明顯利好提振的前提下,貿易商及終端業者觀望心態難有改善,多選擇消化目前已有庫存為主,國內批發市場或多小單成交。價格方面,預計近期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格或延續窄幅震盪走勢,成品油批零價差上下波動幅度或在50元/噸至150元/噸。
未來幾年,隨著沿海大型石化基地快速崛起,現代煤化工項目升級示範加快推進,一大批大型煉化一體化、現代煤化工項目投產運營,成品油、烯烴、芳烴等國內產能大幅增加,國內保障力度顯著增強。與此同時,石化產業和市場供需格局將發生顯著變化。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成品油市場仍將呈現大幅供過於求狀態。按照國內外相關機構預測,我國交通運輸石油需求峰值在4—5億噸。與之相對應,「預計到2020年,我國成品油供應能力將超過6億噸。」孫偉善說。
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未來幾年我國乙烯產量自給率將有顯著提升。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將計劃投產乙烯產能將達到500萬噸/年以上,屆時乙烯產能將升至3050萬噸/年。預計到2025年,國內乙烯產能將超過5000萬噸/年,產量達到4750萬噸。按相關下游市場增長趨勢測算,到2025年乙烯當量自給率從目前的不足50%提升至74%。如果未來進口乙烷裂解制乙烯方面有所突破,乙烯自給率可進一步提高至80%以上。
更多成品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成品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