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偶像經濟需成熟產業模式 商業化營銷道阻且長

偶像經濟需成熟產業模式 商業化營銷道阻且長

2019-01-01 09:56:52 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偶像市場一直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因為總有粉絲願意為自己的偶像掏腰包。近七成粉絲都曾為偶像消費,並且年紀小的粉絲反而花錢多。80後的追星族中,願意為偶像每月花銷200元的僅占14%,低於90後。而在不同偶像類型上,年紀越小的粉絲,越喜歡偶像組合,有超過六成的00後追星族的追星對象是偶像組合,追網紅、主播的僅為6%。而60後追星族中,喜歡網紅、主播的則有四分之一。

  偶像經濟需成熟產業模式

  粉絲低齡化、消費支出高,這些特徵使得偶像市場正在得到投資者的關注,據艾瑞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偶像市場總產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在從業者看來,偶像市場在歐美和日韓已經有較為成熟的市場模式,從偶像定位、節目推廣到作品變現,拿來即可。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海外市場已經成熟的偶像模式,在國內並不見得都能見到效果。有的偶像組合模仿劇場模式,但如何從劇場走向大眾卻成了問題;有的偶像組合模擬電視綜藝模式,卻趕上了電視收視率整體下降,年輕粉絲不愛看電視;還有的偶像組合模仿選秀造勢,但往往是選秀期間聲勢浩大,但真到了演出市場,卻拿不出足夠吸引觀眾的作品。

  為什麼海外偶像的製造模式,到了國內市場就水土難服呢?這是因為,很多偶像的製作方只是學了個皮毛,即學會了人設包裝和販賣,但卻沒有足夠有力的作品支撐。殊不知,即便是「看臉」的偶像,其走向大眾也是需要靠傳播力較好的文藝作品,特別是好的歌曲。而在這一點上,很多製作方實力依然有限,拿不出好作品,自然小眾偶像走不進大眾市場。

  也正因沒有作品,當下偶像市場才會出現變現難。對於歐美和日韓偶像來說,電視節目、影視劇往往只是增加影響力的方式,而非主要收入渠道,主要收入渠道還是演唱會、握手會等相關活動,以及唱片、衍生品販售等相關產業鏈。

  相比之下,上節目、上影視劇反而是國內不少偶像組合的重要收入來源,相關活動、產品收入較少,缺少影響力變現渠道,或者說是缺少可以將偶像影響力變現的載體。結果,偶像產業的收入,只是在偶像本身、經濟公司和傳播平台之間簡單分配,並沒有惠及更多從業者和經營者。

  成熟的偶像市場,不僅需要成熟的作品,還需要成熟的產業模式。比如,偶像的製作方,以及偶像定位、文藝作品模式和商業變現模式要相對固定,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偶像組合的人氣以及帶來的收益,不會因為人員變化而出現較大起伏。

  要知道,即便是成員更替很快的女子團體,海外偶像組合的運轉時間也較長,韓國的組合少女時代 2007年成立至今已經有12年,日本的偶像組合AKB48從2005年成立至今已經活躍了近14年,早安少女從1998年出道至今已經21年,成員不斷新老接替,在這期間積累了充足的粉絲數量以及購買力。當然,在這期間偶像組合的諸多作品,傳播力也不容小覷。那麼,在2000年代火熱的國內偶像,不論是單人還是組合,還有多少活躍在網絡時代呢?

  偶像經濟絕不只是找個「好臉蛋」那麼簡單,一個偶像組合要想在螢幕上成功並且具備變現能力,是要以足夠打動更多消費者的作品為前提,以成熟的製作和商業模式為保障。

經濟資訊

  商業化營銷道阻且長

  上一批偶像還未能完全消化,今年「優愛騰」三台男團選秀中超過三百位新面孔又將被送入圈內。市場、粉絲與經紀公司是否準備完善已備受業內質疑。

  產業發展初期的亂象在偶像圈頻頻爆出。從去年火箭少女險些原地解散,王菊與原公司解約,到今年李希侃、羅正與麥銳娛樂發生糾紛,高秋梓解約蜜蜂少女隊,成立個人工作室。

  粉絲對經紀公司運營的不滿也愈發常見。近期香蕉娛樂發布公告稱,旗下男團成員陸定昊因「個人行為嚴重影響團隊發展」,公司決定無限期停止其在團內所有工作。一時間粉絲炸開鍋,直指公司沒有為陸接洽資源。

  在中國創意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張京成看來,目前市場上一個熱點的出現一定會引起大量的相關公司進行追逐。但熱點的炒作周期在3-5年左右,前期2-3三年會是熱點的上升期,也是各個資本最為關注的時候,但3年以後就會產生逐漸下降的趨勢,偶像經紀的炒作也是與之相同。

  「資本的不斷湧入使得賽道逐漸變窄,從而會產生企業間的優勝劣汰。未來能否從行業內脫穎而出一個是要看公司自身的資源和實力,但更關鍵的是能否有著區別他人、不可複製的特點」,張京成表示。

更多經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經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經濟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