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全球商業航天產業的快速發展,上海憑藉其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科技創新能力,正全力推動商業航天產業鏈的優化升級。通過一系列政策支持和產業布局,上海計劃到2027年實現商業航天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業航天城。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將推動上海成為商業航天的創新高地,還將為全國乃至全球的航天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航天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上海將商業航天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抓手,系統優化產業布局,構建「火箭衛星終端服務」全產業鏈集聚發展生態。到2027年,上海商業航天產業規模力爭達到1000億元,商業火箭總裝製造能力每年100發,商業衛星智能製造能力每年1000顆,應用終端批量製造能力每年100萬個。通過完善箭、星、網、端配套體系,集聚火箭、衛星、星座、終端鏈主企業,帶動培育300家左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箭星網端」聯動發展格局。
在商業火箭領域,重點發展液氧甲烷/煤油發動機、返回控制系統等關鍵配套,形成系列化重複使用商業火箭產品,滿足大型星座組網建設需求。在商業衛星領域,加快研製手機直連衛星,建設商業衛星超級工廠,提升智能製造能力。在智能終端領域,研製共口徑兼容高中低軌衛星的通信終端,提升批量化製造能力。在應用服務領域,推動智能駕駛、城市治理、應急救援等6大領域規模應用,以及飛機、郵輪、低空空聯等4大領域示範應用。
上海通過加強企業融通發展、提升產業規模化水平、建設高標準產業集聚區等措施,全面支持商業航天產業發展。支持優勢企業牽頭承接重大專項任務,鼓勵鏈主企業開放需求,引育中小配套企業成長。給予標誌性產品研製能力提升、首台創新產品應用、商業發射綜合補貼等資金支持。建設商業火箭特色產業園和商業衛星及終端特色產業園,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同時,建設產業創新服務平台,完善產業配套服務設施,加強商業航天人才引育,為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上海通過市區協同、央地聯動、招商服務一體化等機制,確保商業航天產業政策和重大項目落地。建立商用航天產業推進工作專班,統籌推進產業發展相關工作。爭取國家部委支持,加強與商業航天領域央企協同,拓展新業務新功能。提高園區管理層級和招商能力,優化企業專屬「服務包」,完善企業訴求快速響應和解決服務機制。
總結來看,上海通過明確發展目標、聚焦重點領域、強化政策支持和完善工作機制,正加速構建全球商業航天產業新高地。到2027年,上海商業航天產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形成「箭星網端」聯動發展格局,為全國乃至全球的航天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將推動上海成為商業航天的創新高地,還將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更多航天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航天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