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根據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9月,埃及在電力與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年度預算達到約28億美元,較前一年度增長近一倍。這一顯著投入標誌著該國正加速推進能源結構轉型,並致力於通過區域互聯、技術創新和政策激勵實現環境目標。本文解析其核心戰略方向及關鍵數據支撐。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能源市場專題研究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指出,埃及政府宣布,2025-26財年將為電力與可再生能源領域投入約28億美元,較上一年度的15億美元顯著提升。這一增長延續了近年來加速能源轉型的趨勢:僅在2024年上半年,該國已通過國際融資協議推進多個項目,包括與挪威企業合作的太陽能電站及風電項目(總規模達16億美元),以及法國企業的紅海風電場完工計劃。
公共投資占比將達73%,其中45%來自國有控股公司和公共企業;私營部門則承擔27%的投入比例。政策重點聚焦於提升電力覆蓋率、降低輸電損耗,預計到2026年,全國用電覆蓋率將從當前水平提高至99.8%,並新增1.2吉瓦火電裝機容量,同時將輸電損耗率由2023-24年的19.6%降至16.5%。
埃及正通過跨境電力互聯強化其作為區域樞紐的地位。截至2025年,其跨國輸電能力計劃從當前的780兆瓦擴容至3.9吉瓦,核心項目包括與約旦、利比亞、蘇丹電網的升級改造,以及連接沙烏地阿拉伯的新線路建設。此外,備受關注的希臘-埃及海底電纜項目(全長1650公里)將投入運營,預計年輸送可再生能源電力達46.5億美元規模,並獲得歐盟資金支持以實現向歐洲市場的電力出口。
根據規劃,到2025-26年度,埃及清潔能源發電占比將從當前的12%提升至近20%,光伏與風電裝機容量合計擴展至6.47吉瓦。至2028年,可再生能源裝機目標進一步增至10吉瓦,並帶動能源行業總產值從2025年的134億美元增長至2029年的202億美元。
國家水、食品和能源平台(NWFE)自啟動以來已吸引40億美元優惠融資,推動建成超過4.2吉瓦的可再生能源項目。這些進展不僅優化了能源結構,還為減少碳排放提供了關鍵支撐——僅2025年新增清潔能源裝機即可替代約300萬噸標準煤消耗。
埃及能源轉型的戰略意義與挑戰
通過大規模投資和國際合作,埃及正穩步實現其能源安全、低碳化及區域影響力的三重目標。從數據可見,該國在發電效率提升(如輸電損耗率下降)、可再生能源滲透率增長以及跨境電力互聯規模擴大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然而,持續的融資需求、技術整合難度和地緣政治風險仍需政策層面進一步協調應對。隨著2028年10吉瓦裝機目標的推進,埃及或將成為中東-歐洲綠色能源走廊的重要節點,其經驗對全球發展中國家亦具參考價值。
更多能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能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