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在多重政策調控推動下,中國光伏產業正經歷從無序競爭向有序發展的關鍵轉折。隨著《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實施、六部委聯合整治低價亂象,疊加產業鏈價格回升信號顯現,行業迎來價值重構窗口期。龍頭企業通威股份憑藉技術優勢與成本控制能力,在市場調整中鞏固全球領先地位,其核心業務數據持續印證光伏產業從"內卷"到高質量發展的轉型趨勢。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中國光伏產業在裝機需求激增與價格雪崩的雙重壓力下呈現分裂態勢。全球累計裝機突破2000GW之際,產業鏈各環節陷入"越產越虧"困境。政策層面精準發力,6月新修訂《反不正當競爭法》明確禁止低於現金成本銷售,7月中央財經委員會定調治理低價無序競爭,8月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召開座談會推動落後產能退出。這些舉措直擊行業痛點,通過價格監測機制與市場整合導向,為光伏產業建立健康競爭秩序奠定基礎。
作為光伏產業鏈核心環節的主導企業,通威股份2025年上半年交出亮眼成績單:多晶矽銷量16.13萬噸(全球市占率約30%)、電池片銷量49.89GW(連續八年全球第一)、組件銷售24.52GW(國內分布式市場第一)。其海外組件出貨量同比增長超200%,彰顯全球化布局成效。公司期末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達332.29億元,充足的流動性儲備為技術研發與產能擴張提供保障。
自二季度以來,光伏主要環節價格觸底反彈趨勢顯著。8月20日最新數據顯示,多晶矽n型復投料價格漲至4.5-5.2萬元/噸,較年初低點上漲超60%;同期華潤電力3GW組件集采均價達0.729元/W,較6月底回升10.45%。產業鏈漲價傳導鏈條貫通,反映供需關係改善與政策約束下"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緩解。通威股份憑藉垂直一體化布局,在矽料、電池環節的成本優勢進一步凸顯,二季度業績環比減虧印證其抗周期能力。
2025年7-8月光伏板塊兩度掀起反彈浪潮,市場對政策紅利與價格回暖的雙重預期推動估值修復。當前矽料環節CR5已達80%,電池組件環節集中度持續提升,頭部企業盈利穩定性增強。通威股份作為覆蓋"高純晶矽—電池—組件"全產業鏈的龍頭,在技術疊代(如N型TOPCon)和海外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中占據先機,其財務穩健性與戰略前瞻性使其成為行業周期轉換期的核心受益者。
光伏產業新周期開啟,技術驅動價值重估
2025年是中國光伏產業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的轉折之年。政策規範與市場規律共同作用下,低價競爭亂象得到遏制,頭部企業憑藉技術、成本與全球化布局優勢加速行業整合。通威股份以30%全球矽料市占率及持續領先的出貨量數據,成為新周期的價值標杆。隨著產業鏈價格傳導機制暢通與需求端復甦共振,光伏產業正步入技術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軌道,而堅守長期主義的企業將主導這一進程。(本文發布於2025年8月29日)
更多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