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當前光伏市場呈現顯著波動特徵,產業鏈價格加速探底引發投資者高度關注。截至2025年9月,科新機電、京運通等企業股價異動顯示行業正在經歷關鍵轉折期,市場對後續需求釋放節奏與盈利空間的預期分歧持續擴大。本文基於最新產業數據展開分析,揭示光伏領域投資價值的核心邏輯。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根據行業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初,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已進入加速下行通道。矽料環節作為關鍵變量,其價格預計將在本季度末觸及此輪周期底部。歷史經驗表明,當核心原材料價格觸底時,終端電站投資經濟性將顯著提升,刺激全球裝機需求集中爆發。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達385GW,同比增長42%,其中中國、歐洲、東南亞市場貢獻超60%增量。
儘管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擔憂,但產業鏈價格探底過程中,一體化組件企業的盈利能力展現出較強抗壓能力。模擬測算顯示,在矽料價格降至每公斤16萬元以下時,頭部企業仍能保持8%-12%的淨利率水平。對比歷史周期數據,當前環節間的利潤再分配機制已更加成熟:上游超額利潤向中游轉移的速度較上一輪周期加快3-5個月。
從資本開支流向看,高效電池技術(如TOPCon、HJT)和儲能系統配套成為關鍵投資方向。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球N型電池片產能擴張計劃已超180GW,較年初增加40%;戶用光儲一體化項目融資規模同比增長230%,其中海外市場份額占比達72%。預計到2026年,具備技術領先性和海外渠道優勢的企業將獲得超額收益。
在組件價格競爭加劇背景下,光伏玻璃、逆變器等配套產品的盈利穩定性反而增強。數據顯示,當組件價格跌破每瓦1.2元時,具備成本控制能力的輔材企業毛利率不降反升0.5-1個百分點。設備端受益於技術升級需求,TOPCon專用PECVD設備訂單量同比激增89%,頭部廠商在手訂單已覆蓋未來18個月產能規劃。
當前光伏產業正處於周期底部與成長拐點交匯的關鍵節點。價格觸底帶來的需求釋放將重塑行業格局,而技術疊代和全球化布局構成核心投資主線。建議重點關注具備成本優勢的一體化組件企業、海外市占率領先的儲能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技術壁壘顯著的設備製造商。2025-2026年光伏裝機量有望突破580GW,產業鏈各環節的價值重估窗口已然開啟。
更多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