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國光伏裝機規模突破10億千瓦,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在碳中和目標驅動下,光伏行業加速向"製造綠色"與"綠色製造"雙軌轉型。本文通過梳理政策導向、企業實踐及環境數據,揭示當前光伏產業低碳轉型的成效與挑戰,並聚焦頭部企業在供應鏈管理、綠電應用等領域的創新突破。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光伏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指出,我國光伏產能持續領跑全球,但行業碳排放總量仍呈增長態勢。據最新統計,覆蓋全產業鏈的55家光伏企業中:
政策層面,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24年底發布《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要求企業強化資源綜合利用、綠色製造及ESG信息披露。滬深北交易所同步明確21項環境議題披露標準,涵蓋污染物排放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維度。
光伏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高碳排放特性凸顯供應鏈協同減排的重要性:
頭部企業加速布局低碳路徑:
隨著首批退役組件進入替換周期,行業面臨資源循環利用難題:
政策端需強化"生產者責任延伸制"約束力,推動建立跨省協同機制及低成本再生技術應用。
全球市場對低碳認證的剛性需求倒逼產業升級:
頭部企業依託技術優勢構建國際競爭力:通過優化工藝、採購綠色原材料及推動供應商減排目標設定,在出口市場形成差異化優勢。
結語與展望
當前光伏行業在規模擴張的同時,正經歷從粗放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轉型期。政策約束力的強化、供應鏈協同減排機制的完善以及循環經濟體系的構建,將成為決定產業全球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隨著2030年碳達峰節點臨近,企業需加速技術疊代與管理創新,在"雙碳"目標下實現綠色能源製造的全鏈條升級。(數據截止日期:2025年8月)
更多光伏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光伏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