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8年9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均提高145元。調整後,各省(區、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見附表,折合升價92#汽油及0#柴油分別上調0.11元、0.12元。
此次上調政策落實後,國內成品油共經歷19輪調價窗口,其中11次上調、7次下調,1次擱淺。漲跌互抵後,汽油、柴油累計分別上調1025元/噸、995元/噸,折合升價,92#汽油累計上調0.8元/升,0#柴油累計上調0.85元/升。
成品油分析師表示,由於本輪油價上調幅度較明顯,對於消費者而言,加滿一箱50L的92#汽油將多花5.5元。從油耗方面來看,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車來計算,到下次調價窗口(即2018年9月30日24時)開啟之前的這段時間裡,私家車主用油成本將增加8.8元左右;物流行業柴油車用油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爾重型卡車來計算,未來半個月內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增加228元左右。
分析師告訴記者,隨著9月份以來價格持續上漲至空前高位,市場補貨心態越來越謹慎,監測數據顯示,9月中旬社會庫存較月初出現小幅下滑,意味著市場補倉力度不及消化進度,預計下旬補貨節奏也將較為緩慢。再者,山東地煉開工負荷仍在逐步提升,出貨降速之後或令其庫存呈現上升趨勢,將對行情形成一定打壓。不過由於當前山東地煉庫存整體處於低位,短期內庫存壓力不大,故預計9月下旬汽柴油價格將弱勢窄幅波動為主。主營方面因部分單位資源依舊偏緊,因此銷售政策仍將以挺價為主。
成品油分析師9月18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綜合考慮下,本輪油價落實或令主營單位短期內漲勢延續,漲幅或在140元/噸至200元/噸左右。臨近月末,為刺激消費價格或有穩中下滑可能,汽油柴油批零價差或呈現先縮窄後小幅擴大走勢。山東獨立煉廠企業汽油柴油價格或呈現先跌後漲,觸底反彈走勢,月末貿易商補庫需求或刺激油價上漲,汽油柴油批零價差或呈現先擴大,後縮窄走勢。
從現在的情況看,成品油定價機制不能完全反映市場行情的好壞。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在1998年、2000年、2001年三次原油、成品油價格管理體制改革的基礎上形成的。之所以要進行改革,是因為政府定價已不合時宜,也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從1998年到2008年,成品油定價實現了從「完全計劃」到「計劃、市場相結合」的轉變;而從2008年到2018年,成品油定價的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升,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
在劉心田看來,成品油定價、調價並不能真實反映市場情況。目前成品油調價依據仍為國際原油變化率。雖然多數時間成品油與原油保持較強同步性,但兩者仍為不同屬性商品。前者受供需的影響更大,後者對國際經濟、政治、金融形勢等更為敏感。
以山東地煉的情況為例,在7月23日到8月底,總共進行了3次調價,2跌1漲,累計下調了105元。但是,成品油的批發行情卻一路走高。8月31日,國五92號汽油山東地煉的批發均價為8450元/噸,0號柴油的批發均價為7500元/噸。也就是說,國內成品油最高限價下調了105元,而山東地煉的汽柴油價格均上漲了950元/噸。
更多成品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成品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