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有了很大的轉變與提升後,我國中型車產銷量多年來一直位居世界首位,預計2019年有望實現13%的同比增長,增長動力主要源自旅遊行業。以下是中型車市場規模分析。
中型車一般是指軸距一般是2.8米至3.0米,車身長度一般4.8米至5.0米,發動機排量一般都在2.0升到3.0升,價20萬左右的一類車,座位數都是五座。中型車行業分析,合資品牌:邁騰、帕薩特、雅閣、天籟、凱美瑞、阿特茲、速派、蒙迪歐、邁銳寶、君威、索納塔、K5、508、C5等。
2017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汽車類消費總額為42,221.9 億元,增長5.6%。中型車市場規模分析,12個豪華品牌車企,2017年新車銷售營收達到1.1萬億,占汽車類消費總額的26%;12個品牌的豪華車銷量以10.77%的市場份額,占26%的汽車消費總額,凸顯豪華品牌車企在國內汽車行業中的重要性。
奔馳、寶馬、奧迪三個品牌新車銷售營收占12個品牌豪華車新車銷售營收的66.6%,其中奔馳品牌營收超過3000億,寶馬超2300億,奧迪達到2000億。二線豪華品牌中,捷豹路虎達到1088億;保時捷、凱迪拉克、雷克薩斯三家勢均力敵,均達到550億左右;沃爾沃384億元,林肯首次超過200億;瑪莎拉蒂、英菲尼迪營收150億左右,謳歌僅為40億。
截止2018年,全國轎車市場銷量為184萬輛,同比下降7.3%;較去年下降4.3%的幅度來看,轎車市場有繼續萎縮的趨勢。造成如此形勢,大抵有兩方面原因:其一,對轎車市場利好的購置稅優惠力度較同期有退坡,影響購買熱情;其二,今年大部分月份是轎車市場的傳統淡季;兩因素共同影響之下,加劇了轎車市場的頹勢。
從車型排名來看,位居排名前十的車型分別為別克英朗、日產軒逸、大眾朗逸、大眾捷達、豐田卡羅拉、大眾速騰、大眾桑塔納、大眾寶來、大眾邁騰、吉利帝豪。在上月的前十排名中,朗逸還處在銷量冠軍之位,至本月,英朗上位,以超3萬輛的月銷量打敗朗逸和軒逸,晉升冠軍。歷史數據顯示,2018年朗逸奪得9個月的單月銷量冠軍,表現相當穩健;不過從去年11月份開始,軒逸和英朗開始「躁動」,朗逸的銷量排名也出現了一定的波動。究其原因,這應與軒逸換代、英朗改款帶來的產品力提升有關,或許在產品層面朗逸也需要與時俱進了。
中型車市場規模分析,從目前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混合動力新能源車比純電動新能源客車具有更好的市場接受度和實用性。中型客車經歷的短暫的調整,銷量出現較大波動。總體數量和發展趨勢基本和大型客車保持持平。從輕客的角度來說,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歐系輕客成為趨勢。我國輕客市場將逐漸走向高端化、功能化。從未來需求看,客車企業一方面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積極爭取國內細分市場;另一方面尋求東南亞、中亞和南美等新興市場崛起的國際機會,將產品帶出國門。
當下,中型車市場的競爭已完全可以用「激烈」來形容。而在這種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最好的方式就是進攻,相對於目前市場上的主流中型車,即將換代上市的廣汽本田全新凌派無疑是更加符合當下消費群體的用車趨勢。新車不僅在外觀上進行了全面升級,更是國人最注重的空間以及科技配置上都有了突出的進化。4月27日正式上市後,全新凌派勢將對目前入門中型車市場的價值導向有不小的推動作用。而隨著最終價格的公布,它也或將給對手帶來了不小的衝擊,這對於廣大持幣觀望的消費者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總的來說,在SUV市場蓬勃發展的壓力下,中型車市場也開始了自身的革命,除了升級換代,還有很多新的概念車。未來中型、中大型、小型車市場,以及擁有強產品的車企銷量仍然能夠保持較快增長。未來增量主要受新能源車型對傳統能源車型的替代以及城鄉公交一體化等政策帶動的需求。以上便是中型車市場規模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中型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型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