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動汽車開發高起點起步,圍繞重點目標和核心技術,建立起了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三類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台和產學研合作研發體系,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為整車開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純電動汽車技術在國際上處於先進水平,大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純電動客車實現了規模應用,小型純電動轎車批量出口歐美;燃料電池汽車可靠性明顯提高,無故障間隔里程與國外同步達到3000公里,燃料經濟性國際領先。以下對純電動汽車發展現狀分析。
業界普遍認為,中國純電動車市場在經歷了上一輪大浪淘沙之後,已經開始進入一個「新合資」時代。未來,在「新合資」車企框架內將孕育出全新的中國純電動車品牌,其生產的純電動車也將用上中國名字、中國芯。
歷史上,交通動力系統變革一直處於技術革命和經濟轉型的核心位置0 19世紀,煤和蒸汽機火車引發了歐洲的工業革命,開創了人類的工業經濟和工業文明;20世紀,石油和內燃機汽車促成了美國的經濟騰飛,把人類帶人了基於石油的經濟體系與物質繁榮,也帶來了能源環境的巨大挑戰。進入2 1世紀,石油類型的交通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成為汽車工業發展中遇到的兩大挑戰。隨著世界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長,傳統的內燃機汽車對人類環境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嚴重,環境保護呼聲的高漲和石油儲量日益短缺的壓力,迫使人們重新考慮未來汽車的動力問題。
2017-2022年中國純電動汽車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我國正處於快速城市化、工業化初期,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很難改變。因此,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人們收入水平的差異,勢必造成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價格、功能等要求不同,我國具有巨大的多元化市場,使我國汽車消費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化和多元化特點。這種形勢下,只要緊密圍繞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如優先發展微混合、輕混合的混合動力汽車和低成本的小型純電動汽車,將有利於加快電動汽車在我國的先期市場導入。
以替代燃料和電驅動為代表的各種新型汽車能源動力技術迅猛發展,相互競爭,引發了一場新的技術變革,預示著人類將要進入後石油時代過渡期和車用能源動力技術創新突破的機遇期。而在全球能源結構正由一次化石能源為主向二次電力能源為主轉變的大背景下,以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為代表的汽車電動化被普遍認為是未來汽車能源動力系統轉型的主要方向。特別是近兩年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和安全性等技術水平顯著提高,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車技術發展迅速,使得電動汽車成為新能源汽車友展的主要方向。
混合動力汽車在系統集成、可靠性、節油性能等方面進步顯著,不同技術方案可實現節油10%-40%;純電動汽車技術在國際上處於先進水平,大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純電動客車實現了規模應用,小型純電動轎車批量出口歐美;燃料電池汽車可靠性明顯提高,無故障間隔里程與國外同步達到3000公里,燃料經濟性國際領先。
更多純電動汽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純電動汽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