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大量的空中旅行需求下,我國機場數量不斷增加,自2010年的175個增加到了2017年的229個。目前我國民用航空機場數量不斷增長,非航空收入占比有所提升,我國機場在零售消費中打開新天地,機場行業發展現狀有很大發展空間。
2018年,我國發展面臨多年少有的國內外複雜嚴峻形勢,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民航業緊扣行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制約瓶頸,加快機場建設,行業發展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機場行業發展現狀實現了穩定增長。
根據國家民航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境內民用航空(頒證)機場共有235個(不含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33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30個。相較於2017年新增6個通航機場,全年新開工、續建的機場項目共計174個,新增6條跑道,305個停機位。
從機場業務來看,隨著我國機場數量的增多和航空運輸需求的擴大,我國機場業務量保持著快速穩步增長態勢,旅客吞吐量增速超過10%,貨郵吞吐量保持穩步提高。根據民航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民航機場遊客吞吐量達到12.65億人次,同比增長10.2%,貨郵吞吐量達到1674萬噸,同比增長3.5%。2019年1-4月,遊客吞吐量達到4.38億人次,同比增長7.1%;而受到高鐵和公路、水路運輸的衝擊,貨郵吞吐量小幅下降1.4%。
從機場的分布區域來看,雖然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對航空運輸的需求量較大,但是西部地區城市眾多,且部分地區受地形地貌影響,陸地運輸、水路運輸不便,機場建設數量規模龐大,在全國機場數量占比較高。民航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西部地區民航運輸機場數量為118個,占全國比重的50.2%,東部地區54個,占比23.0%;東北地區擁有27個機場,占比11.5%。
我國機場行業發展現狀是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根據《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未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將進行機場的建設,《規劃》顯示到2020年,運輸機場數量要達到260個左右。隨著我國機場數量的增加,以及千萬級機場的增多,智慧機場行業將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更多機場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場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