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注射劑是我國的特有品種,它結合了傳統醫藥理論與現代生產工藝相結合衍生而成,突破了中藥傳統的給藥方式成為中藥現代化的重要產物。但其嚴重不良反應值得我們警惕,鑑於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備受爭議,中藥注射劑在三甲醫院的使用也日趨嚴格。
8月2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登出《中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黨組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通報》指出,根據中央統一部署,2016年3月1日至4月30日,中央第十五巡視組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黨組(以下簡稱黨組)進行了巡視。2016年6月2日,中央巡視組向黨組反饋了巡視意見。根據《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有關規定,現將巡視整改情況予以公布。
《通報》指出,下一步,專項治理藥品生產企業擅自改變工藝問題;制定《加強藥品不良事件聚集性信號預警處置規範》《藥品檢查發現問題處置工作原則》;探索開展哨點監測,提高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能力;完善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方案,組織開展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組織做好2016年國家藥品計劃抽驗,及時發布抽驗信息,對不合格藥品進行核查處置。
與西藥注射液相比,中藥注射液的成分要更加複雜,因為劑型本身特性、臨床配藥過程中操作不規範、臨床不合理的聯合用藥、企業說明書對不良反應標註不明確等原因,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較多。
據2016-2021年中藥注射劑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了解,目前引起中藥注射劑的不安全性因素主要包括:藥材原料不穩定,現行生產工藝較為簡單、粗糙,現行的質量標準欠完善,臨床配伍用藥的合理性缺乏,盲目配伍可導致不良反應增加,中藥注射劑的微粒變化,患者的個體差異對藥物產生不同的反應等。
中藥注射劑涉及多工序和間歇生產現狀,「一廠,一品種」的批間結果一致性問題嚴重影響了中藥注射劑的質量和安全性問題。雖然國家在這方面投入特別多,但成效確實不是很理想,這其中有法規的因素,也有中藥自身複雜性等原因。有些中藥注射劑物質成分還不能搞清楚,特別是一些致敏物質更是不清晰;中藥注射劑的複雜性,光照和稀溶液化學物質屬性等變化,會影響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品質。
中藥劑型的不合理選擇是出現中藥安全性問題的一個誘因。臨床中常出現這樣的問題,同樣的藥,患者作為湯藥服用時相對安全,但注射使用時卻容易出現較嚴重的不良反應,2006年發生的「魚腥草注射液事件」就是例證。所以需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強臨床用藥監護,嚴格按照適應證和禁忌證使用,儘量避免與其他藥品混合配製,並避免快速輸注;二是進行系統的臨床安全性再評價,淘汰安全性差的、有替代治療方法的品種,並同時要求醫院慎用中藥注射劑進行靜脈滴注。
中藥注射劑產業的困境問題,是中藥現代化進程中每一個現代中藥都可能碰到的問題。我們應客觀、公正看待中藥注射劑,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將中醫注射劑一棒子打死。中醫與中藥密不可分,中藥只有在中醫的理論指導下辨證使用,才能真正發揮其治療作用。
中藥注射劑是指粉末或濃溶液的無菌製劑,是傳統中藥與現代製劑技術的有機結合。我國中藥注射劑市場規模達到116億元,注射劑占61.3%、口服製劑占34.7%、其他製劑占4.0%,以下是中藥注射劑行業概括及現狀分析。
中藥注射劑行業分析指出,中藥注射劑有中藥急救的作用,和西藥優勢互補,在某些治療領域有其不可替代性。例如,在2003年抗擊SARS時,參脈注射液起到重要作用;臨床上遇到休克病人,用參附註射液效果也很好;在治療革蘭氏陰性菌導致的膿毒血症時,血必淨+抗生素的治療效果非常好,中華急救學會經過詢證評價,將血必淨列入臨床路徑和指南,這些都體現了中藥注射劑的不可替代性。
截至2018年2月31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中藥注射劑979個,涉及生產企業兩百多家,品種138個。中藥注射劑行業概括及現狀指出,中藥注射劑批文數量最多的品種為魚腥草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分別有113個產品獲批生產。
2019年9月,紅花注射劑和喜炎平注射劑四批次藥品在山東、新疆、甘肅等多地注射後出現十多例寒戰、發熱等不良反應,被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緊急召回。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9)》顯示,2019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和口服製劑所占比例分別是54.6%和37.6%;2017年中藥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按照給藥途徑分布,靜脈注射給藥占84.1%。
北京鼎臣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表示,臨床數據缺失是中藥注射劑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這就無從證明注射劑產品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中藥注射劑行業概括及現狀還指出,「缺乏數據支撐,企業每往前走一步都十分困難,拿數據說話是最直接的,但其實一些企業並不敢去做臨床(試驗)。」
安全事件頻發的同時,中藥注射劑市場不容小覷,以前文提及的生脈注射液為例,生脈注射液的年市場容量就已經達到12億左右。我國注射劑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為6.7%,至2019年12月,國內注射劑用藥規模達7577億元,同比增長8.1%。按照增長情況計算,預計2020年的注射劑用藥市場已經突破萬億元。中藥注射劑在其中所占據的份額約在12%左右,這也就意味著,中藥注射劑市場規模或已突破千億元。
目前,我國中藥注射劑現有140多個品種共1252個批文,產品競爭無序。中藥注射劑獨家品種眾多,在最常見的40個中藥注射劑中,獨家品種占15個,占比為37.5%,例如參附、喜炎平、丹紅等。這些品種未來納入省級或區域聯合談判的機率較大,而對其他非獨家品種而言,競爭會更加激烈,包括柴胡、銀杏葉、生脈注射劑等,以上便是中藥注射劑行業概括及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