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注射劑是用於心血管疾病、腫瘤、病毒和細菌感染疾病的治療,被限定使用、被列入重點監控目錄。我國中藥注射劑行業銷售額增幅維持在10%-15%左右,以下是中藥注射劑行業投資分析。
中藥注射劑主要應用在心腦血管、抗腫瘤、呼吸系統等領域。我國中藥注射劑市場平均增長率超過30%,年銷售額約為170億元人民幣。中藥注射劑行業分析指出,疾病譜的改變,老年化和醫改將顯著增加中藥注射劑的需求,心腦血管和抗腫瘤領域有望出現銷售超10億的大品種和大企業。
品種方面,截止2019年底,中藥注射劑批文數量最多的品種為魚腥草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中藥注射劑行業投資分析指出,分別有113個產品獲批生產;柴胡注射液、丹參滴注液批文數也在70個以上,批文數前十品種中最少的也有25個。
使用量方面,康艾注射液的DDDs(每一藥物的年消耗量除以該藥的DDD值)最大,仍排在第一;參麥注射液超過舒肝寧注射液,DDDs僅次於康艾注射液;舒肝寧注射液排在第三,DDDs為41464.13。
臨床應用方面,以遼寧省腫瘤醫院為例,其康艾注射液用藥金額高居首位,且逐年上升,2019年達到3198.71萬元,占中藥注射劑用藥金額總額的40.45%;舒肝寧注射液排在第二,用藥金額達1254.74萬元,占比15.87%;其餘注射液用藥金額不到750萬元,占比均在9%以下。
目前,清熱解毒類中藥注射劑市場中痰熱清注射液占有率最高,其他占有率較高的清熱解毒類中成藥注射劑主要有炎琥寧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穿琥寧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蓮必治注射液等。
2019年12月,紅花注射劑和喜炎平注射劑四批次藥品在山東、新疆、甘肅等多地注射後出現十多例寒戰、發熱等不良反應,被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緊急召回。由於中藥注射劑使用日益廣泛,藥物副作用等安全問題屢屢受到關注,既往中藥副作用少的觀念正在被反覆挑戰。雖然很多不良事件與中藥注射劑被濫用有關,但是造成不良影響很難在短時間被消除。
在頻繁發生不良事件的同時,政策層面對中藥注射劑也逐步收緊。中藥注射劑行業投資分析指出,2020年1月,各地開始實施新版《醫保目錄》,部分中藥注射劑產品在醫保支付範圍內被限制了可採購使用的醫療機構範圍,且有部分產品在醫保支付範圍的適應證上也受到限制。另外,從2020年下半年起,各省還陸續出台了重點監控藥品相關文件,中藥注射液成為重點監控對象之一,文件要求控制其使用比例和金額,以降低藥占比和醫保支付的壓力。
從投資角度看,注射劑品種在國內原本就受到頗多親睞,具有大產品基因。心腦血管中藥注射劑要成長為超級炸彈還需要具有以下一些特點:獨家/類獨家產品和劑型,患者基數大或者治療領域內獨家品種競爭對手少,醫保或者基藥覆蓋,有力的渠道或銷售政策等。
從投資前景看,2019年除個別企業中藥注射劑營收提升外,多家藥企在該板塊方面的業績均出現大幅下滑。如大理藥業、步長藥業、麗珠集團、昆藥集團、中恆集團等藥企的中藥注射劑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後,今年影響持續。雖然有個別企業出現反彈,但是整體下滑趨勢明顯。
長遠來看,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其綜合療效優於西藥製劑,開發中藥注射劑既能滿足臨床的需要,也是中藥產業發展和中藥現代化的方向之一,未來發展並未全無出路,以上便是中藥注射劑行業投資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中藥注射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藥注射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