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藥注射劑行業現狀及前景或許會發生一些變化,主要因為監管控制政策的不斷趨嚴,中藥注射劑產品質量提升是其發展的關鍵。
中藥注射劑是中藥現代化的產物,它在繼承傳統中藥療效確切的基礎上,改變了中藥傳統的給藥方式,使藥效發揮作用更快,從而拓展了中藥的使用範圍。中藥注射劑已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特別是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急危重症領域,具有化學藥物不可替代的優勢。
目前我國中藥注射劑行業發展較快,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既有部分產品工藝落後、成分不清、質量控制缺失,也有嚴格按照國家新藥規範研究、成分清晰、質量穩定均一、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的創新品種。
「近年來,針對中藥注射劑的爭議很多,其不良反應令市場談虎色變。」一位醫藥行業人士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啟動對該類藥品的再評價工作十分有必要。
2017年即將啟動的中藥注射劑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的再評價工作,是繼化藥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以全面提升仿製藥競爭力之後,落實對中藥注射劑這一類特殊產品全面質量提升的必然之舉,也是繼2009年啟動《關於做好中藥注射劑安全性再評價工作》之後的再一次啟動。時間間隔與醫保目錄的調整期相同,由此猜測,每次醫保目錄的調整,國家相關部門都對會中藥注射劑這一特殊產品格外關注。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再次推動中藥注射劑再評價工作,其實是給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一個重要的機會和緩衝時間,而且本次再評價涵義更加廣泛,不僅僅是安全性問題,還包括質量、有效性等,企業如果能證明品種的臨床價值,包括臨床使用的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安全性、質量的可控性等方面的優勢,或許依然可以創造出很高的市場價值。
反之,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不敢輕易使用因為有質量問題而被停用過的產品,基層醫療機構又限制使用,這些產品將很難在市場立足。
一位醫藥行業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自2011年,國家實施「限抗」政策以來,中藥注射劑作為另外一種調配利益的藥品崛起。中藥注射劑的銷售規模從300億元已經上升到500億元至600億元。然而,中藥注射劑的療效以及安全性一直受到市場的質疑。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5年)》,2015年全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共收到中藥注射劑報告12.7萬例次,其中嚴重報告9798例次(7.7%)。2015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占比例為51.3%,與2014年相比降低2.1%。2015年中藥注射劑報告數量排名居前的類別是理血劑、補益劑、開竅劑、清熱劑、解表劑、祛痰劑,共占中藥注射劑總體報告的97%。報告數量排名前五名的藥品分別是:清開靈注射劑、參麥注射劑、血塞通注射劑、雙黃連注射劑、舒血寧注射劑。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很多三甲醫院都限制使用中藥注射劑。「中藥注射劑被監管部門限制使用不僅僅是其存在的安全風險,還與醫保控費有關」。
第三方醫藥服務平台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認為,啟動中藥注射劑的再評價工作體現了國家食藥監總局對中藥注射劑安全問題的重視,未來中藥注射劑市場將重新洗牌,部分中藥注射劑將退出市場。
來自證券分析報告認為,未來中藥注射劑市場將進一步收縮,產品質量將成為決勝關鍵。「上市公司只有不斷開展循證醫學臨床再評價和基礎研究等工作並取得實質成果,才能為產品立足市場提供保障」。
基層醫療機構是中藥注射劑銷售的重要市場,2017版國家醫保目錄的發布對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來說是一利空消息,未來中藥注射劑的銷售將進一步受到影響。
2017年中國中藥注射劑行業現狀及前景分析內容就介紹到這裡,更多專業性分析請諮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藥注射劑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
更多中藥注射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藥注射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