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券商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券商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券商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券商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券商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券商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券商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券商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券商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券商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隨著公募基金2024年年報披露,券商基金分倉佣金收入情況浮出水面。從整體看,2024年券商機構分倉佣金收入銳減超三成,總計為109.86億元。中信證券、廣發證券等頭部券商雖仍居前列,但分倉佣金收入降幅明顯。此外,華福證券、中郵證券等少數券商逆勢增長。(每日經濟新聞)
中信建投表示,2024年券商業績顯著修復,核心驅動來自政策利好、自營收益正增及2023年低基數效應。2025年,市場交投持續回暖下,股基交易額、融資餘額及權益基金髮行有望繼續提升,繼續提振券商財富管理收入,疊加去年一季度自營投資低基數的影響,行業盈利彈性或會繼續釋放。當前券商板塊兼具估值安全邊際與政策催化預期,建議持續關注。
Wind數據顯示,3月31日,共有196隻個股獲券商買入評級,其中76隻個股公布了目標價格。按最高目標價計算,新城控股、華泰證券、君實生物-U目標漲幅排名居前,漲幅分別達74.56%、59.85%、59.8%。從評級調整方向來看,186隻個股評級維持不變,3隻個股評級獲調高,7隻個股為首次評級。此外,有38隻個股獲多家券商關注,青島啤酒、華魯恆升、美的集團獲評級數量居前,分別有7家、6家、4家券商給予評級。從獲買入評級個股所屬Wind行業來看,材料Ⅱ、資本貨物、耐用消費品與服裝買入評級個股數量最多,分別有29隻、22隻、19隻。
當前,金融科技已成為證券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行業正加速邁入數位化時代,競爭格局與服務模式迎來深刻變革。近年來,券商紛紛加大信息技術投入,以提升運營效率、助力高質量發展。據記者梳理,目前已有19家上市券商披露2024年信息技術投入情況,合計投入金額超175億元,其中,14家上市券商信息技術投入實現同比增長,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增幅最大,為20.92%。(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