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生產國和消費國,對於生豬養殖來說,2014年是困難重重和極具考驗的一年。這一年,豬肉消費增速放緩,旺季不旺;生豬價格提前下跌,春節前不漲反跌;養殖利潤快速減少,生豬養殖持續虧損,虧損程度之深,歷史罕見。下文是對2015年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豬周期」向上趨勢確立。國內生豬價格自3月中旬開始直線上升,截至5月13日,全國生豬均價13.55元/公斤,大部分地區瘦肉型生豬價格進入7元/斤時代。山東生豬市場價格從3月下旬開始反彈,至今已連續上漲7周。
據國家發改委對全國18個生豬主產省區1150個飼養戶(場)生豬生產情況調查顯示,與3月相比(下同),4月份生豬出欄價格止跌回升,平均每公斤 13.28元,上漲0.72元,漲幅5.75%;平均每頭總成本1532.22元,增加3.7元,增幅0.24%。由於出欄價格上漲幅度高於成本增加幅度,4月份生豬養殖扭虧為盈,平均每頭由上月的虧損41.77元轉為盈利47元。
「4月豬價大幅走高,主要原因是產能下降。」山東省畜牧局信息中心市場分析據記者表示。
根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2011年生豬價格達到歷史高點。隨著豬價回調,能繁母豬存欄量也不斷下滑,經過3年多調整,目前生豬存欄已位於歷史低位。更多生豬養殖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生豬養殖行業市場供需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數據顯示,我國3月份生豬存欄量約為3.87億頭,環比微降0.7%,同比下降10.7%;能繁母豬存欄量約為4040萬頭,環比減少1.7%,同比下降15.3%,跌破農業部規定的4800萬頭警戒線。
「市場豬源趨緊,病死豬、康復豬問題將肉類食品安全問題再次推上風口浪尖,屠宰場為完成收購任務不斷上調生豬收購價格,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上漲。」生意社農副分社資深分析師李冰表示。
三、四月份的走勢使得豬價在一個半月的時間內上漲了2.5元/公斤,養殖戶已經嘗到了甜頭。導報記者了解到,市場超重豬及牛豬出欄多,屠宰企業反映出欄體重有所增加,上調豬價意向有限。
生豬分析師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產能持續淘汰和當前豬源供應緊張使得生豬價格上漲,「未來生豬價格還會上漲,但是上漲的速度和幅度將會減弱。」
「2015年將會是豬價發展周期中的一個歷史性轉折點。」胡智勝認為,市場豬源緊張已是事實,養殖戶普遍看漲後市或將支持生豬價格再次穩步上漲。但是隨著氣溫升高,豬肉消費將進入傳統消費淡季,這將抑制五月份的豬價上漲幅度,因此五月份豬價雖然仍會繼續上漲,但是難以暴漲。
業內人士表示,整體來看,本輪全國能繁母豬淘汰基本結束,生豬總存欄和母豬總存欄均處在歷史最低水平。母豬產能淘汰對全國生豬供應量的影響已經逐漸顯現,但是生豬供應量真正大幅度減少預計將出現在7月以後。養殖戶即使「五一」後補欄後備母豬,也趕不上2016年春節前出欄,因此預計春節前的行情將持續走高。
分析人士預測,此次生豬上漲周期可能會持續一年以上。「根據以往的周期規律來看,一個周期有周期性上漲和周期性下降,基本上是一個正態分布,整個周期是三年到四年,那麼周期性上漲就有可能持續一年半左右,初步判斷會持續到明年的國慶節前後。」
更多生豬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豬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