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和人口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7年中國生豬養殖規模為8031.36億元,同比下降18%。下面進行生豬養殖行業規模分析。
生豬養殖行業分析表示,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約19.0%,豬肉消費量占世界豬肉消費量49.6%,我國生豬養殖量占世界生豬總養殖量56.6%,我國生豬養殖在全世界的地位十分重要。豬肉在中國國內肉類產量和消費量占比均超過百分之六十。
我國生豬養殖分布比較廣泛,但相對集中在糧食主產區。前十大主產省為:四川、河南、湖南、山東、雲南、湖北、廣西、廣東、河北、江蘇。四川養殖量位居全國首位,其出欄量占全國總出欄量10%左右,消費流向比較好。
我國居民對豬肉消費習慣主要以熱鮮肉消費為主,就決定了生豬養殖地和消費地比較近。另外中東部氣溫適宜,水源方便,有利於生豬生長,中東部以及南方經濟比較發達,人口比較多,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國生豬養殖主要集中在華東、華中、西南和華南。
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是主要消費群,豬肉調入量巨大,2016年這些經濟圈有代表性省份的豬肉供需缺口量數據顯示,上海190萬噸、廣東187萬噸、浙江151萬噸、北京131萬噸、天津127萬噸、福建77萬噸、海南76萬噸等。
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對高品質的畜、禽、水產等農產品以及各種糧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養殖行業環保問題,特別是2017年起,國家對於養殖行業環境嚴抓嚴管,可以說養殖行業步履艱難,使得養殖規模有所縮小。
隨著環保壓力的日益加大,散戶養殖正在加速退出市場。這樣一來,除了能夠降低市場生豬供給量,還可使行業向專業化、規模化過渡。散戶養殖比例下降的同時,使得行業集中度提高。另外,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消費者對食品包括肉類及肉製品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更加關注產品的質量、口味、營養等。信賴品牌、消費品牌,已成為市場發展的明顯趨勢。以上便是生豬養殖行業規模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生豬養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生豬養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