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6月中國成品油進口量為1678萬噸,同比增長1.7%。我國成品油的銷售市場以汽油、航空煤油和柴油為主,成為各種車輛、飛機的主要燃油,成品油的需求相對穩定。以下對成品油行業趨勢分析。
在進口金額方面,2019年6月中國成品油進口金額為1144百萬美元,同比下降22.5%。成品油行業分析指出,累計方面,2019年1-6月中國成品油進口金額為6285.8百萬美元,同比增長2.5%。
2018-2019年6月中國成品油進口數量、金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我國成品油需求增速正在逐步放緩,我國乘用車市場由高速發展進入緩慢發展階段,新能源車高速增長但中長期仍難以對汽油消費產生顛覆性影響,但是將限制成品油的增速,2018年國家加大力度推動成品油出口,對於緩解成品油供需壓力起到緩解作用,但是考慮到煉油能力基數較大,未來終端資源的競爭將愈發激烈。現從三大方面來分析成品油行業趨勢。
一是低碳燃料替代。成品油行業趨勢分析,2017年1-11月,全國天然氣汽車產量20萬輛,同比上升52.5%。特別是LNG重卡呈快速增長態勢(產量9.9萬輛,是2016年全年產量的2.7倍)。估計2017年全國天然氣汽車保有量537萬輛,增長4.3%。乙醇汽油發展也在提速,有機構預計2020年如果乙醇汽油實現全覆蓋,替代汽油量將由2016年的237萬噸增至2020年的1000萬噸。
二是電力替代。成品油行業趨勢分析,高鐵出行的日益普及,正在侵蝕中長途客運、航空出行和大型卡車領域的油品消費。而電動汽車近年來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2017年1-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60.9萬輛,同比增長51.5%,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56萬輛,預計抑制汽油消費增長1個百分點以上。
三是共享模式帶來能源節約。成品油行業趨勢分析,近年來網際網路共享經濟模式蔚然興起。根據國金證券預測,2017年國內共享單車累計投放量將達到3665萬輛,預計替代汽油量為126.4萬噸,占汽油表觀消費量的1.1%。預計隨著共享汽車等共享經濟模式的深入推進,交通出行效率將得到持續優化和提升,對成品油消費的替代效應將逐步擴大。中石油經研院預測,2020年共享出行將抑制石油消費達到400萬噸。
成品油行業趨勢分析,在2019年,為了應對內外部的竟爭與挑戰,各大成品油零售企業將主動或被動的採取轉型措施,自動化、智能化將成為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新模式的創新還將持續,大數據應用場景也將更加豐富,傳統加油站將融入更多的創新技術和新零售基因。
更多成品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成品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